字词 | 府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院宅部 > 宅第 > 府舍 府舍 fǔshè 官邸;官舍。《漢書·趙廣漢傳》:“廣漢聞之,疑丞相夫人妬殺,之府舍,而丞相奉齋酎入廟祠。”《晉書·賈充傳》:“果見充行至一府舍,侍衛甚盛,府公南面坐,聲色甚厲。”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府舍 府舍 fǔshè 足太陰脾經穴。在耻骨聯合上緣中點旁開四寸,向上七分處。府,聚也;舍,指居處。因其爲五脈氣血聚會之所,故名。主治腹滿積聚,疝氣。始見於晉代典籍,沿稱至今。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府舍,在腹結下三寸,足太陰陰維厥陰之會,此脈上下人腹絡胸,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支别。刺入七分,灸五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足太陰脾經》:“府舍,主治疝癖,腹脅滿痛,上下槍心,積聚痹痛,厥氣霍亂。” 府第 府第府(府舍;府邸;府院) 邸寓 馆第 ☚ 宅第 房间 ☛ 府舍经穴名。代号SP13。出 《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足厥阴、阳维之会。位于腹部耻骨联合上缘上0.7寸,旁开腹正中线3.5寸处。另说“在腹结下二寸”(《针灸大成》);“在大横下三寸” (《医学入门》);腹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六集》);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腹股沟神经。主治腹痛,积聚,痞块,疝气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 或艾条灸5~10分钟。 府舍fǔshè经穴名。代号SP1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腹部, 当脐下4 寸, 冲门外上方0. 7 寸, 前正中线旁开4 寸。主治少腹痛、疝痛、阑尾炎、附件炎等。直刺1 ~ 1. 5 寸。灸5 ~ 7 壮或10 ~ 15分钟。 府舍 府舍Sp13Fushe足太阴脾经穴。首见《甲乙经》。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与阴维脉的会穴。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的曲骨穴旁开4寸,再向上0.7寸处。仰卧取之。相当于腹股沟韧带外侧上方,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下部及腹横肌下部;有腹壁浅动脉,肋间动、静脉;并有髂腹股沟神经。本穴位置另说去腹中行3.5寸,或云4.5寸。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 艾卷灸5~10分钟。 ☚ 冲门 腹结 ☛ 府舍官员府第; 官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