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广州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是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为夺取广东政权,推翻国民党统治,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广州发动的城市工农兵联合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决定乘广州敌人兵力相对空虚发动起义。11月26日,成立了以张太雷为总指挥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起义的总指挥机关。起义日期原定于12月12日,后因计划暴露,提前于11日举行。12月11日凌晨3点30分,张太雷、叶挺、恽代英、聂荣臻、叶剑英等人在广州领导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起义以叶剑英领导的教导团为主力,联合工人赤卫队,市郊农民共3万余人,经过2个小时战斗,打败了国民党军,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广州市大部分地区,并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鉴于张发奎等人调兵回援广州,当晚起义指挥部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作战部署。叶挺主张及早撤往农村,但被共产国际代表牛曼否决。12日,国民党军大举反扑,张太雷赴前线途中牺牲,起义军失去总指挥。13日,张发奎在英、美、法、日等国军舰和陆战队的支持下攻入广州,惨杀起义军民5700多人,起义军被迫撤出广州。起义失败后,所剩1000余人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转战至海丰,参加东江地区的农民革命斗争;另一部分退至粤北韶关附近加入南昌起义南下部队,后来上了井冈山。这次起义失败再次证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夺取城市是不可能的,起义军只有及时转入农村,与农民土地革命相结合,才是唯一的出路。 广州起义 兴中会在香港建立组织后,便以此为基地,将其全部精力都集中于准备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孙中山前往广州建立兴中会组织,专任军事准备;杨衢云驻港负责筹款、募兵及运送枪械。 孙中山在广州行过医,与各方面都结有良好的关系,方便了这次行动。他偕郑士良、陆皓东、陈少白、邓荫南等抵穗后,设立了兴中会广州分会,机关在双门底王家祠云冈别墅。程奎光、程璧光、左斗山、魏友琴、陈廷威、朱淇、苏复初等踊跃立誓约入会,会员总数有数百人。孙中山还发起了一个公开团体,叫农学会,借以掩护兴中会的活动。农学会以研讨农桑新法为号召,得到广州官绅潘宝璜、潘宝琳、刘学询等数十人署名赞助,因此外人都不怀疑来往于云冈别墅的人会有什么“不轨”行动。 1895年3月,孙中山到香港与杨衢云、黄咏商、谢缵泰会商起义的策略,他们计划用三千精兵突然袭取广州城。于是,孙中山再回广州,广泛联络可利用的武装力量。兴中会会员程奎光任广东水师镇涛舰管带,负责联络水师官兵响应。郑士良被派往北江,联络英德、清远、花县一带会党首领梁大炮,约定在起义发动后即率大队赴城接应。归国的檀香山华侨会员李杞、侯艾泉被派往石歧,届时率绿林占领香山、顺德等县以为声援。其他如广州的巡防营,三元里的乡团,潮汕、惠州的会党,都联络上了。孙中山又设立了东门外咸虾栏张公馆、双门底圣教书楼后礼拜堂两处机关和多处接待站,以容纳往来之人,贮藏文件、武器。在广州河南头咀,设了炸弹制造处,由美国化学师奇列负责制造。孙中山还购置了两只小火轮作为运输工具。起义的骨干队伍由兴中会自行组织。杨衢云在新安招到一批散勇,并招募了在香港做工的人,准备届时派往广州担任突袭任务。为了接济用款,黄咏商捐出了自己的一所房屋变卖。何启支持兴中会,愿意为起义担负起草英文宣言的任务。中文的《讨满檄文》,则由在广州的朱淇起草。香港两家英国民营报纸的编辑黎德、邓勒也支持兴中会反清起义,愿意在报上进行宣传。兴中会企望帝国主义国家能支持起义,它取得了日本驻港领事的诺言,并请黎德去争取英国政府的支持。到8月底,预定的准备工作大体完成,兴中会决定在重阳节(夏历九月初九)举事。重阳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日,广州的风俗,到那天要郊游登高,街头熙熙攘攘,便于起义行动。 10月10日,兴中会为在起义后成立临时政府,选举总统——伯理玺天德(President)。谢缵泰提名杨衢云,陈少白、郑士良则推举孙中山,双方争执不下。孙中山说服了自己的支持者,将伯理玺天德职位让与杨衢云,使兴中会避免了分裂。 重阳节前夕,各路队伍准备就绪,候命发动。决定以“除暴安良”为口号,以红带缠臂为暗号。陆皓东制作了青天白日旗作为起义军的旗帜。陈清率领炸弹队,预备到时往各军事要点投掷炸弹,壮大声势。万事俱备,只等杨衢云从香港派突击队来。10月26日,重阳节到,各部都派人到指挥部请令。孙中山突然收到杨衢云来电,用暗语报告“货不能来”。孙中山知道,失误了日期,必然走漏风声,便命各路的人回去候命,并即发电给杨衢云,叫他“货不要来,以待后命”。当晚,陈少白撤离广州。27日,孙中山也离开广州,经香山、澳门赴港。果不出孙中山所料,形势突然变化了。会员朱淇的哥哥知道兴中会在准备起义,到期见没能发动,怕事泄被株连,便以朱淇名义向省河缉捕统带李家焯告密,李急忙飞报两广总督谭钟麟。此前,李曾向谭报告孙中山等行动可疑,英香港总督也电告有人运械入粤,谭钟麟都没重视。这次得报后大为惊恐,急忙调兵加强广州防卫,并派兵搜查王家祠、咸虾栏兴中会机关,陆皓东等五人被捕。杨衢云仍在香港积极布置。接到孙中山停止行动的电报后,因为军械已上船,无法搬回,照旧派朱贵全、丘四等随轮到广州。当28日船抵广州时,清兵已在岸边把守,朱、丘等四十余人被捕。至此,起义计划全遭破坏。 陆皓东在敌人的刑庭上表现极为英勇,他痛斥清朝腐败,对从事革命排满,直认不讳。因拒绝供出同谋,他受到钉手足、凿齿等残酷刑罚,始终坚贞不屈。陆皓东在供词中说:“要知今日非废灭满清,决不足以光复汉族,非诛杀汉奸,又不足以废灭满清。故吾等尤欲诛一二狗官,以为我汉人当头一棒。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他慷慨地指出,“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1]。11月7日,他与会党领袖丘四、朱贵全同被杀害。程奎光也在军营中被告密,经同事营救,被长期监禁,后病死狱中。陆皓东等是最早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牺牲的烈士。 事泄后,孙中山、杨衢云、陈少白、魏友琴、侯艾泉等十六人被清朝官府悬赏通缉,清方给缉拿孙、杨二人开出的赏格是花红银一千元。 广州起义未及爆发就遭到了镇压,但仍然有其重要意义。这次起义是此后革命党人一系列武装起义的起点。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一开始就采取武装起义的方法来反对封建统治者,这是他们所领导的革命运动的优点。革命党人在斗争中表现了英勇献身的精神,但是,他们在相对强大的反动统治者面前企图用军事冒险的办法来取得胜利却是不可能的。起义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党人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准备发动的。革命党人没有深入地去组织和发动群众,主要依靠暗中联络会党、绿林和军队。这些力量与革命党的联系是很松懈的,革命党人只能与其上层人物发生关系。革命党人自行组织群众时,也不用革命主张去教育他们。杨衢云在香港招兵,就诡称是省城“招勇”,以十块洋钱鼓励人们前往。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党人虽多方努力,却没有组成可靠的战斗力量,没有建成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因此经受不住重大的打击,以致广州起义终不免于失败。 清政府的镇压使兴中会受到严重摧残。它在广州和香港的机关瓦解了。骨干星散,部分人从此脱离了革命运动,兴中会暂时无力再举行起义。但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作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股新的力量,开始受到国内外的注视。在日本的报纸上,就出现了“中国革命党孙逸仙”等字样,孙中山从此成了著名人物。 广州起义亦称“广州暴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的武装起义。由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叶挺、叶剑英分任正、副指挥,徐光英任参谋长,组织广州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有叶剑英领导的革命军第4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广州的工人赤卫队、郊区农民,共约3万余人。1927年12月11日3时许起义开始,经10 h激战,击溃了国民党驻广州的军队,缴获各种炮20余门,各种枪1000余支,占领了市内大部分地区,当日上午宣告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在优势敌人的进攻下,经浴血奋战终于失败,张太雷牺牲。由于敌我兵力悬殊,12日晚起义部队约1200余人分批撤出广州,分别转移到海陆丰、广西左右江和粤北韶关。国民党军重占广州后,未及撤离的起义军民5000余人惨遭杀害。 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Guangzhou qiyi1927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挽救中国革命的又一次英勇举动。 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 ☚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张太雷 ☛ 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Guangzhou qiyi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乘粤桂军阀混战,粤军主力离开广州之际,发动广州起义。为此成立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起义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任委员长。成立了起义军总指挥部和参谋部,负责作战指挥,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徐光英任参谋长。起义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的7个联队,2个敢死队为主力。原定12月12日晚举行起义,由于起义计划被汪精卫、张发奎发觉,中共广东省委遂决定提前于12月11日凌晨发动起义。起义部队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突然攻击,经10余小时战斗,广州市区国民党政府军队及保安队大部被歼。当日上午,广州市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宣告成立,苏兆征任主席(未到任前由张太雷代理)。广州起义震惊了中外反动派,他们立即联合起来向广州进攻。在美英日等帝国主义支持下,国民党军队迅速向起义军反扑。起义军未能有计划地转入农村,遭到严重损失,张太雷中弹牺牲。13日晚,起义军余部1 200余人被迫撤出广州。在花县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开赴东江同海陆丰农民起义武装会合,少数人员撤至北江地区,加入南昌起义的部队。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转折关头,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的反击。 ☚ 秋收起义 平江起义 ☛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张太雷、叶挺等领导国民革命军教导团、警卫团和广州工人赤卫队等举行的起义。起义后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苏联、朝鲜、越南部分革命者也参加了起义。由于优势敌人的进攻,起义失败。剩下的部队转移到农村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广州起义亦称“广州暴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的武装起义。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中国革命,决定由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叶挺、叶剑英分正、副指挥,徐光英任参谋长组织广州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有叶剑英领导的教导团和广州的工人赤卫队、郊区农民,共约3万余人。12月11日3时许起义开始,起义军分别向广州各要点发起突然进攻。经10小时激战,击溃了国民党驻广州的军队,占领了市内大部分地区,当日上午宣告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广州起义使国民党和帝国主义大为震惊。12日国民党军将领张发奎在英、美、日、法帝国主义的军舰和陆战队的支援下进行反扑。由于起义军孤守广州,在优势敌人的进攻下,经浴血奋战终于失败,张太雷牺牲。13日被迫撤出广州。所剩部分武装分别在东江、左江和右江地区开展游击战,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聂荣臻等在广州领导的武装起义。起义部队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一部和广州工人赤卫队为主力,由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张太雷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2月11日,起义爆发,经两小时激战,占领了市区绝大部分。当日,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 (广州公社),以苏兆征为主席(因病未到职,由张太雷代理)。12日,国民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调集大批军队进行反扑,起义部队浴血奋战,终因敌我悬殊,被迫于13日撤出广州,起义失败。撤出的一部分武装,后来分别在东江和左江、右江一带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 秋收起义 中国工农红军 ☛ 广州起义guang zhou qi yi【历史】Guangzhou Uprising of Dec. 11,1927 广州起义Guangzhou Uprising(1927)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人张太雷、叶挺、聂荣臻、叶剑英等在广州领导工人和革命士兵,利用当时粤桂战争,广州防务空虚之机,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主力是叶剑英率领的教导团,联合工人赤卫队及市郊的农民,攻占了广州市内绝大部分地区。成立了广州工农民主政府——广州苏维埃政府,发布了政纲。1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援下,大举反扑,张太雷牺牲。13日,起义军撤出广州。起义失败后,所剩下的一部分武装,分别到东江、左江、右江一带,与当地的农民武装相结合,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又一次尝试,它证明了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 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利用粤桂军阀混战、粤军主力离开广州的时机,发动广州起义。根据形势需要,成立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起义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任委员长,叶挺任起义军总指挥,徐光英任参谋长。起义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的七个联队、两个敢死队为主力。12月11日凌晨,起义部队突然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攻击,经过10小时左右的战斗,广州市区国民党政府军及保安队大部被歼灭。当日上午,广州公社宣告成立,苏兆征任主席。张发奎在英、美、日等帝国主义支持下,指挥其军队从三面向广州反扑,起义军被迫撤出广州。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转折关头,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对国民党发动的又一次英勇的反击。表现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 广州战役 广州黄花岗起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