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幽州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幽州之战❶唐朝初年窦建德欲占幽州所进行的战役。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长乐王窦建德建立夏国,并收编魏部儿等义军,割据河北大部分郡县。十二月,窦建德统兵10万攻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幽州总管守将罗艺采纳部将意见,“背城阻水”为阵,命大将薛万均率精兵百人在城边埋伏。窦建德军至幽州,命将士涉水攻城,半渡,被城边伏兵击退。窦建德攻幽州百日未克,于是分兵攻霍堡(今天津武清西)、雍奴(今天津武清杨村西北)等县,均被罗艺打败。窦建德攻城不破,只得撤军。武德三年(620年)五月,窦建德遣大将高士兴再攻幽州。高士兴攻城不下,退屯笼火城(今河北大兴西北),被罗艺击败。此役窦军被杀5000人。窦建德不甘失败,发兵又围幽州。同年十月,高开道统兵2000人驰援幽州,窦建德被迫撤围。但不久即率20万人大军再围幽州,纵兵攻城,前锋已登城垣。不料守军将领薛万均、薛万彻带敢死队由地道出城,袭击窦军背后,窦军溃败,战死千余人。罗艺率军出城直扑窦军大营,以图一举击垮窦军,但被击退,只得退守幽州城。窦建德见久攻幽州不下,只得还军乐寿(今河北献县)。 幽州之战❶五代后梁乾化年间,河东晋王李存勖(沙陀人)攻幽州灭大燕之战。幽州(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为河北藩镇割据地区之一。后梁开平元年(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先胁迫成德、义武等六镇推其为盟主,继又求得后梁太祖朱温(朱全忠)授其为河北道采访使。乾化元年(911),他囚杀谏臣,一意孤行,称帝改元,国号大燕。十一月,发兵2万进攻义武镇所属容城(今河北容城西北)。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向晋王李存勖告急求援,晋与燕接垠,李存勖深感刘守光向四周扩展实为心腹之患,遂采纳诸将先取幽州后攻梁的建议,即派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领兵救援。二年正月,周德威率军3万,东出飞孤(今河北涞源),至易水(今河北易县境),与成德镇将王德明、义武镇将程岩会合。三镇兵攻下燕之祁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围涿州,乘胜直抵幽州城下。守光率众固守,并向后梁太祖朱温求援。二月,朱温亲率号称50万之军北上救燕,以雪柏乡战败之耻。三月,攻下枣强城,无问老幼皆杀之,流血盈城。途至𫋬县(今河北景县),遭晋将李存审军袭击,部众惊慌溃乱,朱温烧营夜遁,羞愤成疾,撤军南返,后病重,被子朱友珪部下杀于洛阳寝殿。梁内部变乱,无暇北顾,燕失南援。晋周德威以部分兵力围攻幽州,又令诸将分路进攻燕之州县,以断幽州外援。在龙头冈(羊头冈,在今北京东南)大败出击之燕将单廷珪,斩首3000级。晋军在幽州外围连战皆捷,拔燕顺州、安远军,收降蓟州将成行言等。至三年(913)三月,晋军占领燕大部分州县。刘守光命大将元行钦率骑兵7000人,牧马于山北,募山北兵以接应契丹援军,又以高行珪为武州刺史作外援。晋军先后攻下山后8军,复攻武州(今河北宣化),迫使高行珪、元行钦相继败降,又攻儒州(今北京延庆)、平州(今河北卢龙)等地,孤立幽州。四月,晋军进逼幽州南门,刘守光致书请和。五月后,晋军先后攻取营州、莫州、瀛州。九月,守光引兵夜出,复取顺州,十月,又率众5000夜出欲入檀州,遭周德威截击,仅以百余骑逃回幽州城内。求援于契丹未果,再向周德威请降,表示待晋王至即开门听命。十一月,李存勖亲至城下,刘守光又借故推托。李存勖遂督诸军攻破幽州城,俘刘仁恭等。刘守光携妻子潜逃,不久被擒,燕亡。次年,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相继被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