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幻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幻想这种力量叫做幻想, 那么不论使你如何弯曲与倾斜, 你都会直起身来,依旧气宇轩昂。 一幢住两个人便嫌窄的房, 里面生活没有保障, 假如有幻想到此落户, 那它就比天空还宽敞。 人没有幻想,犹如鸟儿没有翅膀, 一旦幻想来到身旁, 他那颗向往飞翔的心 就能和全世界一起跳荡。 只要我有愿望,可以随着 幻想这位勇敢的女郎, 攀上高峰去迎接蓝色的天光, 你看,幻想就像一只白色的天鹅, 驾着它可以乘风破浪穿海洋。 幻想改造的世界奇美异常, 大自然的变幻和人们世代的劳动, 都报有成效地反映在 泉水那晶莹的镜面上。 我们拗不过幻想, 幻想比一切天体更有力量, 它会使你所怀念的人 进入你的想象。 于是过去的事就会重新出现, 生活重演往昔的景象, 现在我要用“爱情”, 称呼我过去的幻想。 理智的洞察力更强, 时间的洪流更清亮; 路上的灰尘像钻石, 每块石头都视为花朵开放。 株株小草都美好馨香, 周围能呼吸、有生命力的一切, 都有一种执著而强烈的愿望: 成为我的著作,成为我的诗章。 萦绕在床头的梦想, 庄严地在实现自己的向往。 从前我叫做爱情的, 如今我称作灵感的光芒。 心呵一会儿勇敢,一会儿胆怯, 黑色的铅笔和白色的纸张, 是幻想最得力的武器, 它们将伴随我直到死亡。 早在四百多年以前,莎士比亚就在著名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告诉我幻想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怎样发生?它怎样成长?/回答我,回答我。”对于这个属于神秘的心灵问题,19世纪初期,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致幻想》一诗中广而告之:它徜徉在“扩展着的思想中”,假若“敞开心灵的笼门”,它就会“飞入彩云”,诗人愿它“永远上天入地”,决不要“耽在家里”。而苏联女诗人祖莉菲娅则把幻想从“天上”重新引向人,使人回归到人的本体,在《幻想》一诗中,开篇就指出:它是人能够具有的“一种蓬勃的力量”,一种能使人高大挺立,“气宇轩昂”的精神力量。女诗人没有象济慈那样异想天开,指令幻想“决不耽在家里”,一会儿让它冲入云霄,一会儿又给它以“崇高使命”,派它“出国”……她始终把幻想与人、与人的生存、思想,以及思想的产儿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热情高歌幻想——这人生不可缺的思想的彩虹,它的魅力、它的作用和它巨大的能量。 为了更真切地阐明诗歌主题,女诗人首先采用对比的手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说明,在两个人嫌窄的房子里,如果有了“幻想到此落户”,就会使有限的生存空间变得“比天空还宽敞”;象鸟儿没有了翅膀,没有幻想的人如果有了幻想,“向往飞翔的心”就会挣脱狭窄的自我,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心弦的颤音“和全世界一起跳荡”。幻想的作用不仅止如此,作者又接着使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将其比拟为“勇敢的女郎”和“白色的天鹅”,指出它能给人以勇气,带领人们去攀登理想的高峰、穿越生活的海洋。惟其如此,驾驭了幻想的人们才能巧妙地利用大自然提供的素材,将客观世界改造得“奇美异常”。以上前5节诗,诗人从宏观上自物质与空间的角度,艺术地论述了幻想与人的生存和人所生存的世界的关系,海阔天空,视野辽远,给人以恢宏壮丽的感觉。 6~11节诗中,诗人从天边外将视线由外在生活导向个人内心,导向自我,把幻想引入个人想象的天地,使往昔的人与事“重新出现”,然而,把过去重现于现在的心灵的屏幕,其目的并不单纯是回忆,还伴有丰富的联想,诗人将此连同人所特具的“理智的洞察力”和幻想带来的“灵感的光芒”一起进入用笔与纸创造的文学王国,显现出了真诚的自我形象。这里应该特别提出的是,作者有意识地把幻想与想象加以区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幻想不等同于想象,二者相比,幻想不受任何感觉的约束,而想象则是关于思想与现实事件之间真实联系的一种知觉和肯定,因而它不可缺少理智的协同,这对于创作意义尤为重大。但艺术创作的“龙头”毕竟首先来自幻想,正如马克思所概括的,最早的文学创作神话就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同样,让幻想为统帅,把它与回忆、想象、理智与灵感连为一体,便由此诞生出了诗的乐章。于是在滚滚的“时间的供流”中,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幻想的魔术棒可以点“灰尘”为“钻石”,化““石头”为“花朵开放”,“株株小草”成为“著作”和“诗章”,从而实现作者庄严而执著的梦想,至死不渝。以幻想为媒体,把自己的创作与崇高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后几节诗较之前一部分更显得细腻、亲切。 亚里斯多德说过,诗是一切文章中最富有哲学意味的。因为诗的目的在于表达深入人心的真理。祖莉菲娅的诗没有丝毫抽象的说教,它以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描绘,热情的节奏,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于雄浑奔放中见出温馨细腻,以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出人所得天独厚的幻想的特质,含有深刻的生活哲理。 幻想我伸出右手指着蔚蓝的天边。碧绿的海 水仿佛生在指间和眼睛的波纹上。 你的怀里抱着我们初生的孩子。那带着 善意的灵魂而来的孩子——他有一片 乌云的头发。星子一样使人快意的眼。 他好像要抓住飘过的白云似的把两只 小手伸张开来。看着辽远的远方。 你微笑的望着我。 会意的。我笑了—— 望着幸福的海水。我说 ——我们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呢? 你俛首问那被海水惊奇了的孩子。我知 道你是有一颗慈祥的母亲的心的。 孩子伸出手来指着无尽的苍海。 白白的浪花丛中 三五只海鸥轻轻地飞向云间去—— 幻想是诗的姐妹,生于尘世而灵在彼岸是诗人的基本状态。那么,李白凤的幻想是怎样的呢?诗人用了一系列美丽辽远的意象,给我们暗示出他灵魂的模样。 这是一片无垠的大海,蔚蓝的天在远方与海水接成迷蒙的一个整体。诗人和他的妻子站在这里,让海水“生在指间和眼睛的波纹上。”他们怀抱着初生的孩子,望着远方在给他取名字。什么是最好的名字?什么名字能溶得尽海水的辽阔,星光的璀璨,白云的纯洁?哦,是自由——“白白的浪花丛中/三五只海鸥轻轻地飞向云间去——”。“自由”就是真、善、美的结晶,就是诗人萦绕于心的“幻想”啊!李白凤的这首诗在造语上是奇特的。通篇除了四个破折号和一个问号外,其余的都是句号。这样一来,每一句都成了一个独立的环境,仿佛电影中的蒙太奇组接,画面与画面间的空白,让读者去补充出来。另一个好处是,句号的频繁出现,有效地控制了诗的时间,仿佛这美丽的瞬间格外漫长,格外恒久,恰到好处地展示了诗人宁静沉迷的幻想状态。句号,标志着一个完整意义的结束,它使人稍稍停顿一下,回味刚才的句子所表现的“意思”。比如诗中这样的句子: “他有一片/乌云的头发。星子一样使人快意的眼。”如果用逗号去隔开,我们便不会得到对孩子头发和眼那么鲜明的感觉。而用句号隔开,就造成一种面部局部特写般的效果,那么醒目,那么有力,那么长久地感动着我们。 自由只是一种“幻想”,这本身就违背了人类的天性。什么时候自由成为一种亲历的现实呢?诗人将它寄托在初生的孩子们那里。这首诗,写得纯净、轻灵,但教那些有思想的读者感到了些许沉重。他们看得见诗人灵魂的模样,那里,决不仅是一片蔚蓝…… 幻想;空想;梦想huànxiǎnɡ kōnɡxiǎnɡ mènɡxiǎnɡ【同】 都是动词兼名词。作为动词,都是对尚未存在的事物想象;作为名词,都是对尚未存在的事物的想象。 幻想;理想huànxiǎnɡ lǐxiǎnɡ【同】 都可以用作名词;都可以指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 幻想huànxiǎng❶从理想和愿望出发,不切实际地想象未来的事物 幻想huànxiǎng❶ 〈动〉对尚未实现事物有所想像:幻想成为科学家│幻想能长出翅膀。 幻想huànxiǎng以现实为依据,对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幻想huànxiǎng【释义】 和尚梦见嫁妆——幻想和尚不能娶亲。喻毫无根据或毫无希望地胡思乱想。 树上养鸭子——幻想鸭子怕登高,更上不了树。喻不切实际的空想。 幻想(同)妄想 理想 空想 梦想 幻想huàn xiǎng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1866—1869年《英华字典》:“Fantasy,幻想。”1875年丁韪良等编纂《中西闻见录》第34号:“二百年前,有人著书,虚拟二友相距甚远,可俱用磁铁相感以通音信。当时不过设为幻想,以为奇说,而不谓后人遂真有其事。” 幻想、空想、理想;现实○幻想huàn xiǎng(名)有一定依据的、超现实的想法;凭空虚构的想法:~有些是能变成现实的|科学~|这是美丽的~|古人的许多~已经变成现实|不切合实际的~|敌人的~破灭了。 ○空想kōng xiǎng(名)不切实际的想法:离开了客观现实的想像只能成为~|这些想法纯属~|耽于~。 ○理想lǐ xiǎng(名)对未来的希望:~是美好的|~能产生动力 |远大的~|崇高的~|人不能没有~。 ●现实xiàn shí(名)客观存在的事物:~生活|~世界|客观~|正视~|成为~|考虑问题,不能脱离~。 幻想←→实际 现实huàn xiǎng ← → shí jì xiàn shí幻想:依据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对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幻想奇妙的想象。袁枚《祭妹文》:“当时虽觭梦~,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觭:通“奇”。) 幻想 幻想痴想 造想 游想 狂想 空玄 空想 幻梦 ☚ 想象 梦想 ☛ 幻想 幻想huanxiang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积极的幻想是创造力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科学预见的一部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为依据,因而不一定能实现。当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这种想象叫理想。理想具有实现的必然性。当人们的想象违反客观规律时,这时的想象叫空想, 没有实现的可能。 ☚ 梦 灵感 ☛ 幻想一种由个人愿望和需要所引起并指向未来的特殊形式的创造性想象。分理想和空想两种形式。前者是和事物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健康而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幻想。后者是和事物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完全脱离社会生活而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 幻想 幻想人们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幻想有真实和虚假之分。真实的幻想是以客观事物及其必然发展趋势的认识为依据的对未来发展状况的设想,是科学思维中的推理和假设,是人的认识的能动性的表现,是人类智力发展、科学进步的巨大推动力。虚假的幻想是基于客观现实歪曲理解为基础的幻想,是没有任何客观依据的胡思乱想,即空想,不仅不能引导人们实现理想或达到目的,反而会导致失败和灾难。每一个人都应该有那些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要求的幻想,因为这样的幻想能激发人们掌握未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鼓舞人们夺得更大的实践成果。所以,只有和现实相联系的幻想是有生命力的、有意义的、有实效的是应该建立的。 ☚ 上进心 空想 ☛ 幻想illusion;fancy;fantasy;dream 幻想fancy 幻想paranoid state 幻想illusion;fancy;fantasy 幻想fancy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像。正确、积极的幻想虽然暂时可能超越事物发展的自然进程,但它是促使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前奏,是鼓舞人们不断向上、克服困难,为美好的未来进行斗争的推动力量。错误、消极的幻想完全脱离现实生活,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并毫无实现的可能,只能是空想或梦想。它既腐蚀人的思想和斗志,又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幻想 幻想fancy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于未来的想像,亦称憧憬。它也是一种创造性想像,是形象的独立创造的过程,但又与一般的创造想像有所不同。幻想中所创造的形象,总是一个人所愿望和向往的事物,而一般的创造想像中的形象则并非如此。幻想只指向未来的活动,与目前的行动无直接的联系,而创造想像则是创造性活动的一个直接的组成部分。符合现实发展规律、可能实现的幻想是理想,不符合现实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的则是空想。 ☚ 横竖错觉 回归 ☛ 幻想 幻想fantasy想象的一种形式。指向未来的想象。可以超脱现实来满足某种愿望。积极的幻想可以推动人们不断创新,满足心灵需求;消极的幻想,如白日梦,会使人脱离现实。 ☚ 创造性想象 思维 ☛ 幻想 幻想指向未来的想像。可以超脱现实来满足某种愿望。 ☚ 再造想像 思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