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并行心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并行心律parasystolic rhythm

系指由2个或2个以上起搏点引起的心律而言。除窦房结起搏外,另1点可能为心房、房室结或心室。2个起搏点发生的冲动可有干扰,此种情况大致分为:有固定的异位搏动间期、无固定的联律间期及发生融合波等。并行心律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各种心肌炎等。

并行心律parasystole

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起搏点(其中一个常为窦房结),同时作用并互相竞争控制心脏而形成的心律。分房性、结性及室性三种,以后者最多见。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心肌炎。心电图表现:
❶无固定的联律间期;
❷有固定的异位搏动间期;
❸常发生融合波。

并行心律

并行心律

心脏内存在着二个或二个以上起搏点,其中一个异位起搏点不受另一个起搏点的影响,二者各自以本身固有的频率自动除极,争夺激动心房或心室,形成并行心律或称并行收缩(parasystole)。按异位起搏点的部位可分为房性、交接处性和室性并行收缩。
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异位起搏点受单向阻滞(传入阻滞)保护,因而不受基本心律冲动侵入,按本身频率自动除极,邻近已脱离不应期的心肌应激而产生一次心房或心室搏动。异位搏动间因此具有固定的时间规律或倍数。基本心律与异位心律的冲动如同时传抵心房或心室,则形成心房或心室融合波。异位起搏点周围可存在传出阻滞,使并行心律的频率减慢。当传出阻滞消失,并行心律显著快于基本心律时,可控制心房和(或)心室,形成并行性心动过速。并行心律的频率范围每分钟20~400次,以30~50次为多见。多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并行心律的基本心律可为窦性或异位心律。并行心律以室性为最多见,交接处性和房性并行心律极少见。心电图特征为:过早搏动与前一次心搏无固定配对周期;不同过早搏动间距之间有公倍数; 常见到融合波。
室性并行心动过速是具有并行收缩特点的短阵加速性心室自主心律,大多与窦性心律呈不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并可见到心室夺获和心室融合波。心动过速的R-R间距大多即为室性并行心律的起搏周期。
诊断依靠心电图,至少具备上述特征中的前两点。
治疗针对原发疾病。并行心律本身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除非有严重心脏病者并发并行性心动过速,可试用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或苯妥英钠,但效果常不满意。

☚ 反复心律   心动过速 ☛
并行心律

并行心律parasystole

亦称“并行收缩”。系指心脏内有两个起搏点同时并存,两者相互竞争控制着心房或心室。在并行心律中,主导起搏点一般为窦房结(也可为房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另一个起搏点为异位起搏点(亦称并行心律中心)。异位起搏点周围存在着传入阻滞,因而主导起搏点的激动不能侵入,使两个起搏点各自按自身的频率规律持续发出激动并控制着心房和心室。因异位起搏点周围同时存在着传出阻滞,故不能任何时候都向四周传导,只有恰逢周围心肌已脱离不应期时,才能以异位搏动的形式出现。异位搏动的频率以每分钟30~50次为多见。如异位起搏点周围的传出阻滞消失,可形成并行心律心动过速;如果异位起搏点周围始终存在着传出阻滞,则异位搏动就不能产生。按异位起搏点的部位,并行心律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三种,其中以室性并行心律最为常见。并行心律的心电图特点是:
❶异位搏动与前一次心搏的配对间期不固定;
❷各异位搏动之间有一个最大公约数;
❸常常出现融合波。当并行心律的异位起搏点来源不止一处,即来自心房、交界处或心室的各种组合时,又可称为双重性并行收缩性心律或多重性并行收缩性心律。临床上需注意与过早搏动相鉴别。

☚ 双向性心律   平行收缩 ☛
000130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