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军事消费pingshi junshi xiaofeimilitary consumption in peace period
和平时期武装力量为维持自身的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所进行的消费。主要表现为维持武装力量日常活动(包括训练、执勤等)和未来战争准备所进行的消费。
平时军事消费包括:
❶军人生活消费,如军人在衣、食、住、行、用等各种生活用品方面的消费。这是维持军人生活和战斗力延续必不可少的消费,是军事消费中的一项基本消费。其消费结构及需求量是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
❷武器装备消费。包括各种武器装备、弹药和器材等使用与消耗。这是军队训练、执勤和作战的主要物质手段;
❸军事设施消费。如军队营房、军用港口、飞机场和导弹发射基地等;
❹辅助材料及动力燃料等消费。如油料、钢材、木材和水泥等;
❺军事劳务消费。包括各种生活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军事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军事劳务需求越来越多。平时军事消费具有规模有限、相对稳定等特点。
平时军事消费是社会消费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民用消费相互联系。平时军事消费的规模、结构和方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军事科学技术发展而变化的。古代军事消费的物质内容以农业、手工业产品为主。在现代条件下,平时军事消费的物质内容以工业产品为主,结构复杂,数量比较大。从各国军事消费实际情况看,消费水平、结构和方式都有一定差异。其制约因素主要有:国家的军事经济物质基础、政治经济制度和军事战略方针、国家军事地理状况、国际形势及周边战略态势、军队的数量和质量等。战争发展史表明,侵略性的国家一般采取扩大军事消费,以此建立军事实力。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般把平时军事消费控制在安全的适当规模之内。中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决定了中国的平时军事消费具有防御性、有限性的特点。
平时军事消费远远小于战时消费的特点,造成了和平时期军事消费需求不足和军工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矛盾。为了既保障平时的军事消费,又满足战时消费,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是军事经济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