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又称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指平均利润率随着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趋于下降的客观必然性。 在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各资本家为追逐超额利润而竞相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生产成本。但这样做的结果,却导致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即在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促使平均利润率下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意味着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减轻。因为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甚至提高时,由于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平均利润率仍然可以下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也不意味着资本家获得的利润量减少。因为随着资本积累,资本总量增大,可变资本的相对量虽然减少了,绝对量还是可以增大,剩余价值量也就会增加。因此,平均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的增大是同时发生的。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由于受另一些因素的阻碍作用而呈现出很缓慢的趋势。这些因素是: 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加深; 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价值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便宜; 因大量相对过剩人口存在而使某些部门采用手工劳动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等等。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暂时性和历史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