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乐府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平乐府志❶二十卷。清胡醇仁纂修。胡醇仁,字令远,号静斋,江南山阳 (今江苏淮安)人。监生,雍正二年(1724)任平乐府知府。旧平乐府志抄本仅三册,分三十一类,一册不足百张,前无序文,既断且烂,不可句读,不知其始。万历间唐世尧重修,后王延綯欲修不果。雍正初年,知府胡醇仁纂修府志,府志无征,求诸县志.备一郡典故。八县中贺县志无序可稽,传明代费炳一修,存抄本八十页;修仁县志无存,存不知出何人手抄本二十七页;恭城县志始于万历曾三捷,张汝醇重修,康熙间曹林韵求其原本,获十之三、四,县令揭宗本得曹遗稿五十篇修葺之,存抄本二十五页;富川县志创于嘉靖间张思识,止分九类,万历间县令周笃棐,首以图经,终以外志,中作二纪二表八志列传,三十九年(1611)县令张文耀修为十一卷,存十二页;永安州志,始于明成化间邓牧,康熙间丁牧重修;昭平县志,始于万历柯、李二县令,康熙间杨县令重修,皆初具大纲;荔浦县志四卷,始于万历吕县令,重修于康熙间许县令,比永安、昭平志详,但诗稿过半,近敷衍;惟平乐县志,黄大成刻本十六卷,纲目备具。乃合府领七县一州之方志而成,志成于雍正四年(1726)。《平乐府志》雍正四年刻本,此志纲领类属尚欠严谨,搜采尚称详备,是一郡文献所存。 平乐府志 平乐府志有三部:一为清康熙年间郭长清纂修,不分卷;一为雍正四年(1726年)胡醇仁纂修,十二卷;一为嘉庆十年(1805年)清柱等纂修,四十卷。平乐府境自古为壮族先民居住地,早与楚人相交,秦属桂林郡,元置府(治所在今平乐县),辖平乐、恭城二县。汉文化传播较早,社会发展加快,壮族汉族互相融合,至明清时代仍有部分壮族居住。 ☚ 龙胜厅志 平乐县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