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羽gān yǔ干楯和羽扇,皆为舞者所执舞具,泛指庙堂舞蹈。独孤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宝鼎歊景云,明堂舞干羽。《享太庙乐章·凯安四章》:大哉干羽意,长见风云在。 干羽gān yǔ干楯和羽扇,皆为舞者所执舞具。独孤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宝鼎歊景云,明堂舞干羽。” 干羽 干羽ɡānyǔ━┃ 古代文舞执羽,武舞执干。泛指文德教化。宋·张孝祥《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清·施何牧《效诸将》诗:“蠢尔西戎稽颡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 三徙 义方 ☛ 干羽《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古舞分文舞、武舞。文舞,舞者执羽扇; 武舞,舞者执干戚。后泛指庙堂舞蹈。《全唐诗》二四六独狐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宝鼎歊景云,明堂舞干羽。”亦指文德教化。宋张孝祥《于湖居士文集》三一《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戲舞用物部 > 戲舞具 > 干羽 干羽 gānyǔ 干羽gān yǔ盾和雉尾。古时舞人所拿的两种舞具。武舞拿干,文舞拿羽。干羽一起舞。表示偃武修文(1)。《象祠记》: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想来象死,大约是在[舜舞]干羽、[有苗]归顺之后吧! 干羽为盾牌,羽则为用羽毛所制之扇类物,参见“干羽之舞”条。 干羽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干为盾牌,羽为用羽毛所制扇类物。一般文舞执羽,武舞执干。《书·大禹谟》: “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唐代李义府《承华箴》: “恩皇茂则,敬询端转。业光启涌,艺忧干羽。”后亦用以指文德教化。宋代张孝祥《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清代施何牧《效诸将》诗:“蠢禹西戎稽颡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