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制剂
人干扰素制剂是指可用于临床的外源性干扰素生物制品。干扰素制剂的临床疗效,目前尚不能完全肯定。目前用于临床的干扰素制剂有如下数种。
人白细胞干扰素 采用在输血站收集的白细胞层,去红细胞后,在适宜条件下,用仙台病毒或新城疫病毒诱生获得。粗制干扰素先经KCNS在低温、酸性下盐析,再经酸性酒精处理去杂蛋白,进行纯化。比活性可达0.5~3×106u/mg蛋白。纯度≤1%。这种干扰素制剂含99%α干扰素、1%β干扰素。
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 采用干扰素高产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株,经聚I∶C、环己亚胺、放线菌素D,在适宜的条件下超诱导而获得。粗制干扰素经可控孔径的玻璃滤器,ConA Sepharose或蓝色Sepharose、或抗体亲和层析等方法进行纯化。比活性可达107u/mg蛋白。纯度约1%。这种干扰素制剂含99.9%的β干扰素。
人淋巴母细胞干扰素 采用干扰素诱生能力较高的Namalwa细胞系经仙台病毒或新城疫病毒诱导获得。Namalwa细胞系来自Burkitt淋巴瘤,含有30~50%EB病毒基因,可以悬浮培养,大量生产。粗制干扰素经一系列的凝胶过滤和亲和层析进行纯化,比活性可达≥107u/mg蛋白,同时要去除全部核酸。这种干扰素制剂中含80%α干扰素,20%β干扰素。
DNA重组干扰素或大肠杆菌干扰素 采用DNA重组技术,把人α干扰素、β干扰素或γ干扰素基因与一定的质粒重组成杂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在细菌或噬菌体启动子的控制下产生干扰素。这种干扰素是单型别的,不含糖分子,可以通过干扰素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法高度纯化。它与自然干扰素一样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