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常遇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常遇春1330—1369

明初大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勇力绝人,猿臂善射。从朱元璋起义。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璋攻牛渚矶,元兵拒守,他奋戈跃登,攻拔采石,进取太平,授总管府都督。以破元水军、取南京功,进统军大元帅。后又败陈友谅,复太平,进行省参知政事。至正二十三年,参与鄱阳湖大战。时朱元璋遇险,他救援得脱;又转战数日,大败汉军,陈友谅中箭死。朱元璋即吴王位,升平章政事。二十七年以攻灭张士诚功,进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元年(1368年)为副将军,与徐达率军二十五万北伐,秋八月下元大都(今北京)。旋与徐达取太原,收大同,击败元扩廓帖木儿军。洪武二年,与李文忠攻锦山,至开平(治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大破元军,元帝北遁,追击数百里。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追封开平王。他与徐达俱为一时名将。曾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

常遇春【同义】总目录


常遇春常十万

常遇春1330—1369

明初名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省)人。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善射,勇力过人。至正十五年(1355年)参加朱元璋军。因拔采石,进取太平(今当涂)立功,授总管先锋,晋总管都督。在攻打集庆(今南京)中又立战功。后从元帅徐达取镇江、常州,并于牛塘解徐达围,晋统军大元帅。攻克常州后又任中翼大元帅。十七年随徐达攻宁国(今宣城),舟克池州(今贵池县),晋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又以奇兵取衢州,得甲士万人,晋佥枢密院事。二十年,以五翼军设伏,大败来攻的陈友谅,晋行省参知政事。二十四年朱元璋即吴王位,晋其为平章政事。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拜其为副将军,发兵二十万讨伐张士诚。次年九月,攻克平江(今吴县),被封鄂国公。洪武元年(1368年)与徐达攻克汴梁(今开封),平河南,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市)。二年,又与徐达克太原,追扩廓帖木儿至忻州(太原东北百余里)而还。朱元璋任其为左副将军,居冯胜上。元将也速攻通州(今通县),帅步骑九万,败也速于全宁(今翁牛特旗),并克开平(今内蒙多伦),获元军万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师还于柳河川暴病而死,年仅四十。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

常遇春1330—1369

明初将领。濠州怀远(今属安徽)人。回族。字伯仁。元至正十五年(1355)加入朱元璋军, 此后为先锋南下渡江取采石、集庆路(治所今南京市)。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称“吴王”后任副将军, 与大将徐达共同领兵,平陈友谅,擒张士诚, 旋即北上灭元。勇力绝人,善射,且善抚士卒,自谓能以十万众横行天下,官至中书右丞相,封鄂国公。洪武二年(1369)与李文忠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还师时暴病卒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

常遇春1330—1369

明初名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元末加入朱元璋军,以前锋渡江下采石。素以骁勇善射而闻名。后与徐达共同领兵,为副将军。灭张士诚,北征。自谓能以10万军横行天下,时号为常十万。死于克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还师途中。追封开平王。

常遇春1330~1369

明朝开国将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精武善骑射。元末投入朱元璋麾下。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在取采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南京)战斗中,执戈冲杀在前,功升总管府先锋、总管都督。后从元帅徐达取镇江、常州,并于牛塘为徐达解围,晋统军大元帅。攻克常州后又任中翼大元帅。十七年,随徐达攻宁国(今宣城),克池州(今贵池),晋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又以奇兵取衢州,得甲士万人,晋佥枢密院事。二十年,以五翼军设伏,大败来攻的陈友谅,晋行省参知政事。二十四年,朱元璋即吴王位,晋其为平章政事。二十六年,朱元璋拜其为副将军,发兵20万人讨伐张士诚。次年九月,攻克平江(今吴县),被封鄂国公。洪武元年(1368年)与徐达攻克汴梁(今开封)、元大都(今北京市)。二年,又与徐达克太原,追扩廓贴木儿至忻州(太原东北百余里)而还。朱元璋任其为左副将军。元将也速攻通州(今通县),常遇春帅步骑9万,败也速于全宁(今翁牛特旗),并克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获元军1万人,车1万辆,马3000匹,牛5万头。师还于柳河川暴病而死,年仅40岁。赠翊运推诚宣德靖元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

常遇春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号燕衡。幼家贫,青年时做雇工。元至正十二年(1352)在家乡平阿山加入刘聚起义军。十五年初,投奔朱元璋。时值朱攻采石屡战不下,自请为前部先锋,率船进攻,飞跃三丈多高的江岸,大获全胜,又乘胜取太平,授总管府先锋。随朱元璋攻下建康,升统军元帅。后转战江南,攻克宁国、池州、婺州、衢州、安庆等数十城,屡立战功,升中书省都督、马步军大元帅。二十三年,率水军入鄱阳湖,攻陈友谅,在彭郎矶消灭陈部主力,陈友谅中箭身亡。后挥师东下与大将军徐达统兵伐吴,二十五年七月,取庐州。八月,率大军平定临江诸寨,攻取赣州、湖州、杭州、南雄、韶州、泰州等十多郡。二十七年八月,围攻平江(苏州),九月破城,俘张士诚。加授中书省本章,封鄂国公。十月,与徐达率军北伐。翌年春取山东、河南诸郡,八月大破燕都,元顺帝北逃。明洪武二年(1369)破开平府深入北河,俘元朝宗王三人及平章、大臣、将士万余人,获珠宝辎重无数,凯旋还师,中途暴卒。追封开平王,谥忠武。

☚ 花云   常升 ☛

常遇春1330—1369

明初将领。字伯仁,安徽怀远人。回族。家贫,世代务农。勇力超人,习武善射。初从刘聚义军反元。至正十五年(1355)在和阳归附朱元璋,从拔采石、太平,授总管府先锋,守溧阳。后从徐达取镇江,进统军元帅,克常州。二十年(1360)以五翼军设伏败陈友谅军于龙湾,复太平,取安庆,围庐州、攻武昌,以功升行省参知政事。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即吴王位,升为平章政事。拜副将军,征张土诚;下湖州,进平江,破阊门(今苏州),以功晋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嗣与徐达率师北伐,取汴梁(今开封),降梁王;于洛阳塔儿湾大败元军。洪武元年(1368)进取河北诸郡,入元大都(今北京),又西攻太原、大同,与冯胜等合军拔凤翔。以元将也速进攻北平,围通州,奉命还师救援,大败元军。继率军取锦州、全宁、大兴州,破开平(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迫元帝北走。歼元守军,俘获万余。洪武二年(1369)师还,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暴病卒。追封中书右丞相、开平王,谥忠武。性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朱元璋称赞其“勤劳于外,南平诸郡、兵不失律,民无所扰”,其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

常遇春1330—1369

明开国名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善射,有勇力。元末从朱元璋,为前锋渡江取采石。元璋兼并张士诚,北上灭元,均用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同领兵。他自谓能以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号称常十万。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与李文忠攻克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北的石别苏木)。还师时,暴病身死,追封开平王。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明怀远(安徽怀远)人。初从刘聚起义,至正十五年(1355)在和州归朱元璋。渡江拔采石、进取太平,授总管府先锋,进总管都督。从攻集庆,功最著。旋从徐达取镇江,克常州,迁中翼大元帅。从攻浙东,破衢州,进佥枢密院事。陈友谅袭应天,他设伏败之。援安丰,战鄱阳湖,均有功。元璋称吴王,进为平章政事。破平江灭张士诚,进中书平章军国事,封鄂国公。吴元年(1367)以副将军从大将军徐达北伐中原。洪武二(1369年),与李文忠克开平(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还师时暴病身死,追封开平王。 (参考图5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