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常识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常识主义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称之为“苏格兰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托马斯·里德的伦理思想。强调常识的作用,强调用常识解释道德现象,力图在常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普遍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原则。认为道德的基本原理分为三类,即一般原理、特殊原理和具体事实的原理。关于一般道德原理,包括肯定一切自愿的行为都应该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受到不同程度的评价,有些应该得到认可和赞扬,有些则应受到谴责和惩罚;凡是必要的行为,无论愉快与不快、有益或有害,都应该从道德上给予评价;如果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或应该做的事而没做、则应受到道德的谴责或惩罚;每个人都应该经常反省自己过去的行为,履行自己的诺言和应尽的义务,并在思想上抵制背离义务的诱惑。关于特殊道德原理包括对善恶的选择,对善应力择其大,对恶应力择其小;应该遵循自然的意图;人人都应该把自己看成社会及其团体的一员,并应尽力为社会和团体做好事;待人的行为准则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于具体事实的原理包括不适当的慷慨应该让位于感恩,而公正则高于这两者;应该对不幸的人给予同情,应该用慈善代替表面的虔敬;竞争时应该用慈善的行为代替英勇的行为、不计得失的善行比怜悯而为的善行更可贵,固怜悯而为的善行比感恩的善行更可贵,因感恩而为的善行比公平行事更可贵。这三类道德原理大体上概括了常识主义伦理学体系的内容。这些“常识性”“自明性”内容为人们广泛理解和接受,对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是非科学的、非批判的,几乎没经过反思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以致于人们对每一种相反的行为都可以找到常识的理由。由此导致它在理论上不得不诉诸于人的自然本能,在实践上含混地强调在常识基础上的“应该”和“义务”。常识主义伦理学的非批判性引起了批判性的道德思考,促进了批判的道德哲学的兴起。正因为这样,它的出现和广泛影响,对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起了一种特殊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