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常德市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常德市区 常德市区跨沅江下游两岸。北岸大都属洞庭湖平原,地势平坦,湖港四布; 南岸地势略高,丘陵起伏。面积25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75千公顷。1995年工业总产值86.48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89亿元,财政收入1.17亿元,支出1.59亿元。人口128.87万。辖武陵、鼎城两区,下设6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24个乡 (含1个民族乡)。秦昭王三十年 (277) 张若始筑城于今武陵区,其西有司马错城。东汉建武年间,梁松修张若城为武陵郡治。三国吴时潘濬筑障城。五代唐于江滨筑二石柜御水、保障城垣。南宋景定四年 (1263) 于德山筑南城。明洪武六年(1317) 改筑砖石城垣,开城门六座、城高二丈五尺,周回九里余。历经修葺,至崇祯年间扬昌倡修而大备。今沿江明季城垣犹完好。年均气温16.7℃,降水量1342.5毫米。地处湘、鄂、川、黔四省交通孔道。历为战略要地。机关和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多集中于沅江北岸。南岸以洞庭路为主干线,沿路多工厂。林产多松、杉、楠竹、油桐子、油茶子,珍贵树种有银杏、红豆杉等。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苎麻、豆类,盛产湘莲。为省内禽蛋重要产地。水产多甲鱼、银鱼,珍贵鱼类有中华鲟、白鲟、鳗。矿藏多金、金刚石等。有榨油机、铁锅、钢铸件、灯泡、酿酒等厂家与产品。水陆交通便利。有澧县~江华、浏阳~花垣、岳阳~常德等重要公路过境。沅江沿岸有多处客运码头。 滨湖公园为重要游览地, 有古荆州治所城遗址、古城山沅南县城遗址,南坪岗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名胜古迹。 ☚ 常德市概况 津市市 ☛ 常德市区 常德市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居沅水下游。西汉置临沅县、索县。东汉武陵郡移治临沅 (今市区),并改索县为汉寿。直至隋朝将临沅、汉寿二县改置武陵县 (治今市区)。隋、唐为朗州武陵郡治。五代为朗州治。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为鼎州武陵郡治。南宋绍兴元年 (1131)荆湖北路安抚司驻鼎州。乾道元年 (1165) 改鼎州为常德府,治常德县 (今市区)。元朝为常德路治。明、清二朝为常德府治。清宣统三年 (1911) 省武陵县入府。1913年废常德府,改置常德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10月划常德县城区设立常德市 (县级),并为常德专区专员公署驻地,成为专区、市、县同治。1988年1月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撤销常德地区、常德县,将原常德市区改置武陵区,原常德县改置鼎城区。市区面积2749平方公里。人口以汉族为主,并有回、土家、维吾尔等民族。境内濒临洞庭湖,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为冲积平原。沅水自西向东流贯境内。市中心区在沅水左岸,右岸德山地势较高。九龙山主峰插角殿海拔716米,为市区最高点。年平均气温17.6℃。1月平均气温4.4℃,7月平均气温29.8℃。年平均降水量1510毫米间。矿藏有铁、石煤、金、金刚石等。市区在历史上为沅江流域的商业城市。新中国建立后,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轻纺工业为主,并拥有冶金、电力、化工、机械制造、电子、玻璃、纺织、造纸、皮革、印刷、食品、烟草、建筑材料、木材加工等行业。知名企业有常德烟厂、金健米业、洞庭水殖、金鹏凹印、常德烟机、常德纺机、阳光乳业、恒安纸业、华南光电、万利达棉麻、华文科教等。“芙蓉” 系列香烟和 “武陵酒”等获国优、部优称号。“昌明”铁锅久负盛名,畅销全国。常德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素称“鱼米之乡”。农业主产粮食、棉花、油料、湘莲,农副业多养猪、鸡、鸭,是湖南重要禽蛋重要产地。水产资源种类繁多,尤以甲鱼、银鱼、中华鲟、白鲟、鳗等著名。林产品主要有松、杉、南竹、油茶,珍贵树种有银杏、钟萼木、红豆杉、粗榧等。交通有石长铁路通过市境。桃花源机场民航客机可与全国各大中城市通航。水运有沅水通航洞庭出城陵矶至长江沿岸。长张高速公路,319、207国道,205、306、226省道贯通全境,形成立体交叉交通网络。常德市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索县城遗址、鼎州故城、沅南故城、铁经幢、提刑权府寺丞《请开堂疏》碑、笔架城、招屈亭、荣定王墓、四眼井、丝瓜井、莱公泉、常德会战阵亡将士公墓、德山、常德诗墙、柳叶湖、滨湖公园、龙门洞、河洑国家森林公园、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太阳山森林公园等。 ☚ 常德市 津市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