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 —1747姓叶赫纳喇氏,字履坦。镶红旗满洲人。笔帖式出身。雍正初授太原通判,历官冀宁道,广西按察使,江西巡抚,因母丧辞官。乾隆四年(1739),起为盛京兵部侍郎,累官漕运总督,浙江巡抚。任内加固海塘,肃清盗匪,从江苏海运粮食赈济灾民,亲自乘船巡视镇海、定海等地,加强海防。十二年,因纵容仆人滋事及索贿罪被捕,死于狱,时论以为冤。 常安 常安汉长安城的改称。王莽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后秦姚苌于建初元年(公元386年),均改长安城名为常安。 ☚ 汉都长安城 斗城 ☛ 常安❶古地名。四川灌县。原名都安,晋时属汶山郡,曾改为常安。晋元康八年(298),汶山兴乐县羌、胡起兵,与益州西夷校尉麹炳、牙门将孙眺战于常安。 ❷陕西长安。晋太元十一年(386),羌人姚苌建立后秦,即帝位于长安,改名常安。 ❸清朝大臣、学者。满洲镶红旗人。姓纳喇氏。字履坦。康熙三十三年(1693),举人,以诸生授笔帖式。雍正六年(1728),由冀宁道迁广西按察使,历云南按察使、布政使。迁贵州布政使、疏言由于兵役扰累,苗疆多事。今后有扰累事,罪该管文武官员。迁江西巡抚。乾隆四年(1739),由盛京兵部移刑部侍郎,外授漕运总督。以长城诸口外增兵及招垦侵犯蒙古游牧地,请求停止。六年,任浙江巡抚,有惠政。十二年(1747),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劾其婪索等十数事,卒于狱。时论疑其中蜚语以死,实非其罪。少受业于尚书韩菼,工文辞,论著多讥切时事。著有《明史评》、《受宜堂居官说》3卷、《居家说》3卷、《受宜堂宦游笔记》、《受宜堂集》40卷诗余3卷、《瀚海前后集》、《沈水三春集》12卷、《班余翦烛集》12卷、《驻淮集文》7卷诗5卷,并辑有《二十二史文钞》109卷、《古文披金》24卷、《澄观楼倡和诗》等。 常安长久安定太平; 常年安好。
常安王莽时改西汉都城长安为常安,后仍复为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汉长安故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