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帝王舍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帝王舍身 帝王舍身封建帝王离开皇宫入寺院躬自为僧众执役为舍身。南北朝时,佛教兴盛,南朝帝王舍施资财之外,又有舍身入寺者。据《广弘明集》记载,南朝齐文惠太子萧长懋和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陈文帝陈蒨都曾舍身入寺执役。最著名的是梁武帝之舍身。《北山录·异学篇》注云梁武帝“三度舍身入寺,与众为奴”。《南史·武帝本纪》言梁武帝于大通元年 (527) 三月辛未、中大通元年(529) 九月癸巳、中大同元年 (546) 三月庚戌、太清元年 (547) 三月庚子4次舍身入建康 (今江苏南京) 同泰寺。每次舍身之后,群臣必以亿万钱将武帝从寺院赎回还宫,并大赦天下。梁武帝数次舍身离宫,弃政从佛,向为世人所讥。帝王舍身之后,宫廷以亿万钱赎身,助长了寺院经济的发展。 ☚ 竟陵王宫中兴佛 梁武帝受戒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