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帝以道胜,王以德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帝以道胜,王以德胜

 语曰:“将相明,国无兵。”舜以干戚而服有苗,鲁以泮宫而来淮夷。以道胜者,帝;以德胜者,王;以谋胜者,伯;以力胜者,强。强兵灭,伯兵绝;帝王之兵,前无敌。人主之道,信其然矣!(《主有道德篇第四》)
 【注释】 ①兵:战争。②干戚:亦作“干鏚”,指古代盾和斧两种兵器。③有苗:即三苗,尧舜时代我国南方较为强大的部族。④泮(pàn)宫:西周时代诸侯国所设的学校名,这里借指教育感化。⑤淮夷:古代居于淮河流域的部族。⑥伯:通“霸”。
 【译文】 谚语说得好:“将相贤明,国无战争。”舜用武力征服了南方的三苗部族,鲁国用兴办学校施以教育感化淮河流域的部族。用道来取胜的人,可以称帝;用德来取胜的人,可以称王;用谋略来取胜的人,可以称霸;用势力来取胜的人,可以称强。强者的军队终归要被消灭,霸者的军队终归也要灭绝;唯有帝者和王者的军队,才能所向无敌。作为君主的治国安邦之道,相信其确实是这样的啊!
 【评说】 道是自然界的法则,德是人类社会的规范,谋是称霸者的智慧,力是称强者的拳头。道、德、谋、力,各有千秋;兼而有之,国运亨通。

“帝以道胜,王以德胜”注释、译文和评说 - 可可诗词网

帝以道胜,王以德胜

 语曰:“将相明,国无兵。”舜以干戚而服有苗,鲁以泮宫而来淮夷。以道胜者,帝;以德胜者,王;以谋胜者,伯;以力胜者,强。强兵灭,伯兵绝;帝王之兵,前无敌。人主之道,信其然矣!(《主有道德篇第四》)
 【注释】 ①兵:战争。②干戚:亦作“干鏚”,指古代盾和斧两种兵器。③有苗:即三苗,尧舜时代我国南方较为强大的部族。④泮(pàn)宫:西周时代诸侯国所设的学校名,这里借指教育感化。⑤淮夷:古代居于淮河流域的部族。⑥伯:通“霸”。
 【译文】 谚语说得好:“将相贤明,国无战争。”舜用武力征服了南方的三苗部族,鲁国用兴办学校施以教育感化淮河流域的部族。用道来取胜的人,可以称帝;用德来取胜的人,可以称王;用谋略来取胜的人,可以称霸;用势力来取胜的人,可以称强。强者的军队终归要被消灭,霸者的军队终归也要灭绝;唯有帝者和王者的军队,才能所向无敌。作为君主的治国安邦之道,相信其确实是这样的啊!
 【评说】 道是自然界的法则,德是人类社会的规范,谋是称霸者的智慧,力是称强者的拳头。道、德、谋、力,各有千秋;兼而有之,国运亨通。

“帝以道胜,王以德胜”注释、译文和评说 - 可可诗词网

帝以道胜,王以德胜

 语曰:“将相明,国无兵。”舜以干戚而服有苗,鲁以泮宫而来淮夷。以道胜者,帝;以德胜者,王;以谋胜者,伯;以力胜者,强。强兵灭,伯兵绝;帝王之兵,前无敌。人主之道,信其然矣!(《主有道德篇第四》)
 【注释】 ①兵:战争。②干戚:亦作“干鏚”,指古代盾和斧两种兵器。③有苗:即三苗,尧舜时代我国南方较为强大的部族。④泮(pàn)宫:西周时代诸侯国所设的学校名,这里借指教育感化。⑤淮夷:古代居于淮河流域的部族。⑥伯:通“霸”。
 【译文】 谚语说得好:“将相贤明,国无战争。”舜用武力征服了南方的三苗部族,鲁国用兴办学校施以教育感化淮河流域的部族。用道来取胜的人,可以称帝;用德来取胜的人,可以称王;用谋略来取胜的人,可以称霸;用势力来取胜的人,可以称强。强者的军队终归要被消灭,霸者的军队终归也要灭绝;唯有帝者和王者的军队,才能所向无敌。作为君主的治国安邦之道,相信其确实是这样的啊!
 【评说】 道是自然界的法则,德是人类社会的规范,谋是称霸者的智慧,力是称强者的拳头。道、德、谋、力,各有千秋;兼而有之,国运亨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