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五十二病方
西汉。修复。纵24厘米。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帛书用小篆写在半幅帛上,出土时折成30余层,折叠处已裂断,成为长方形的“页”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现已拼合修复。帛书书法秀丽流畅,系出自一人之手,不避汉高祖刘邦的字讳,抄写最迟不晚于秦汉之际。这卷帛书没有书名,现存459行,每行32字,共约10000余字,正文每种疾病都有抬头标题,可与书目录对照,共52个题,因此试定为《五十二病方》。每种疾病下都有治疗这类病的方法,少则一、二方,多则二、三十方,共计270余个古医方。以外科病名最多,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法、针灸法、砭石法、外科手术割治法、按摩法以及类似于火罐疗法的角法等。书中药名多达240余种,部分药名见于《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还有若干药名为历代文献所未见。《五十二病方》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古的医方,距今二千多年,是我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医疗经验,对我国医药学史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