帙Zhì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引 《纂要》 收载,归 “入声”部。未详其源。(按: 帙,古代书画外包裹的布套,疑即以此物为姓。) 或作 “袟”、“袠”。 帙 ☚ 高青邱 中堂 ☛ 帙读音zh·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直一切,入,质韵。 ❶包书套,古时多用布帛制成。 ❷引申一套书为一帙。 上一条: 職 下一条: 袟 帙*袟袠zhì〈文〉 ❶书籍或画册外面包的布套;书的卷册 △ 卷~浩繁。 ❷表示计量,用于装套的线装书,一函为一帙 △ 刊印千~。 帙❶书册、画册外面的布套。 ❷量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 ○卷(juan)~(书籍)。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載體 > 帙 帙 zhì 亦作“袠”、“袟”。即書衣、書套。卷軸制度時以麻布、絲織品等製成的用以管理、保護圖書的包裹。盛於東漢至唐。《說文·巾部》:“帙,書衣也,從巾,失聲。袠,帙或從衣。”段玉裁注:“書衣,謂用裹書者,今人曰函。”《後漢書·楊厚傳》:“吾綈袠中有先祖所傳秘記。”晉·潘岳《楊仲武誄》:“披帙散書,屢睹遺文。” 帙zhì〖名词〗 书套,亦指书籍(1)。《北山移交》:道帙长摈。——道家的书籍长期被抛弃。 帙袟,袠zhì❶ 书套,书函。潘岳《杨仲武诔》:“披~散书,屡睹遗文。” ❷ 量词。书一函为一帙。《南史·隐逸传上·孔淳之》:“茅屋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书。” ❸ 卷册。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于)嵩惊,以为(张)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以试。” ❹ 编次。杜甫《晚晴》:“书乱谁能~?杯干自可添。” 帙*zhiE0F9 ❶包书、画用的套子,多用布帛制成:书~。 ❷量词,用于套装的线装书:三~书。 套子 套子装文件、书刊等的套子:函 封套 文书的封套:书函 封缄着财物、文书等的封套:封包 包装诗稿的封套:诗帙 信件的套:信封 信壳 椷封 包书画的布套:帙 (装衣、被等的袋状物:套子) ☚ 各种用途的袋 棍棒 ☛
书的各部位 书的各部位书的上端:书头 书顶 书页上端的空白处:眉(~批;书眉) 天头 高头 书册卷头上贴绫的地方:贉 玉池 书的下端:书脚 装订的一边:书背 书脊 订的对边:书口 线装书页正中折页的部位:版口 版心 书的外皮:书皮 书壳 书面 封皮 书卷的外套:书帙 套在几本或一本书外面的壳子:帙(书帙;缃~;缥~) 书衣 书函 书套 玉制的书套:瑶函 锦制的书套:锦帙 ☚ 书的一部分 书页 ☛
各种书 各种书各种书籍:湘帙缥囊 缥囊湘帙 古代书:古书 故书 故纸 古籍 韦编 陈编 陈牍 竹帛 裂帛 玉板 玉简 古代典籍:九经三史 古代典籍和学术流派:九经百家 残缺不全而破旧的古书:绝编蠹简 文章典籍:文籍 方册 方策 前代的书籍:流略 法典一类的书:法书 诸子之书:诸书 关于农业的书籍:农书 农志 按类别或系统编辑供参考的书:谱(年~;食~;菜~) 按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表(表册;年~;月~;历~) 用竹简写的书:竹书 简策 写在帛上的书:帛书 完整的书:成书 成本的书:编(简~;正~;续~;新~;萃~;上~) 装订成册的书:册(册子;书册;手~;画~;史~;分~;上~) 本(本本;文~;课~;读~) 帙 缣素 缣缃 缣蒲 缃牒 古代以竹简编成的书:简(简册;方~) 古代常用以记录史实的简册:策书 继原书之后所写的书:续编 照原稿或刻印本抄写的书:钞本 录本 抄录的副本:录本 备有副本的书:正本 散佚的书:遗书 遗占 ☚ 书 藏书 ☛ 帙zhìⅠ ❶ [书] (书画外面包着的布套) cloth slipcase for a book ❷ (姓氏) a surname: ~ 仲 Zhi Zhong Ⅱ (用于装套的线装书): 公文一 ~ a folder file of documents 帙zhì ❷ 卷帙浩繁|盈帙满笥
△帙〔袟 袠〕zhì8画 巾部 (1) 古代书画外面包着的布套。 (2) 量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 帙 ☚ 幕 幡 ☛ 帙 篆 隶zhì【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巾,失声。 【释义】《说文》:“书衣也。”本义是竹帛书籍的套子。古代多以布帛制成,后世亦指线装书之函套。后用作指称线装书的量词。[卷帙]、[篇帙]、[书帙]等均表示书籍。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 is related to巾(jīn,cloth).It sounds like失(shī). 【original meaning】Book covers in ancient 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