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帐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帐局

帐局

亦称帐庄。是从事商业存放款业务的旧式金融业。国内最早的一家是乾隆元年( 1736 )开设于张家口的“祥发永帐局”(山西汾阳商人王庭荣出资4万两)。帐局分布及活动范围限于北方地区以京、津、山西为多。1853年北京有帐局268家, 帮伙不下万人。帐局借贷多以1年为限。每逢到期,借者将本利全数筹齐,送到局中谓之本利见面。利由账局收回,“本”可供借者更换一券续借。帐局放款利息除月息以外,还加收标利,即每百两满三个月时加利若干两。这种标利,从帐局成立起一直延续到民国。后随着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兴起和发展,逐渐衰败。

☚ 日升昌   典当 ☛
帐局

帐局

亦名“帐庄”。专门从事放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明末清初, 中国商品交换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不少店铺林立的商业城市,这些店铺在经营活动中,不可能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周转,相互间的资金借贷时有发生,尤以那些小商贩往往在出售货物后为安全计,将款项存于大商号代为保管,不足时也常常向大商号告贷。后来便从这些兼营借贷放存的大商号中分离出来一种专门从事放款业务的商号,以放款取息为其盈利的来源,成为帐局。根据现已发现的史料,1736年(乾隆元年)山西汾阳商人王荣廷投资四万两白银,在张家口这一物资集散市场开设的祥发永帐局,为最早的帐局。
帐局的业务,有以下几个特点:
❶经营帐局者多为山西晋中地区的商人,这显然是与山西商人努力在明清时代的扩展相关连的。业务活动虽涉及全国,但仍以北方为其业务重心。
❷帐局的放款对象主要是两种人,即商人和候选官吏,放商款,首先是小商贩及零售商业,其次是从事贩运贸易的批发商人,即坐商和行商。因其联系面广,如帐局收缩银根,往往波及市场商品流通。放官款在咸丰年以后尤为突出。候选官吏到京,帐局设法接近,发现困难,借贷支持,候选期内的招待应酬,放官后置行装买礼物,帐局积极为之筹办,并借机勒索,甚至扣押证件随待讨帐。
❸放商款,多以标期确定借贷期限。即按镖车、镖骡运送货物或银两到达时间为标(镖)期,有年标、冬夏春秋四季标。按货物周转时间决定归还期。
❹还款时本利见面。每逢借款到期,借款人需“将本利全部借齐,送到局中,谓之本利见面。帐局看后,将利收起,令借者更换一券,仍将本金持归,每年如此。”(清档军机处《录付奏折》咸丰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御史五茂荫奏折)。
据不完全统计,1853年北京城内有帐局268家,从业人员数千人。北京有“帐庄商会”,与典当、钱庄、金银号(炉房)、票号并列为京城五大金融商会。山西商人设立的帐局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并在国外设有分支机构,对外国商人提供信用,如俄国莫斯科就有山西人开设的帐局。1910年米德尔样夫等五家俄商倒欠山西商人62万两白银案引起国际诉讼,其中就有大升玉、恒隆光帐局。20世纪初,国内金融机构渐多,帐局业务日渐衰落。1910年时,帐局仅存92家,最后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全行业淘汰。

☚ 票庄   帐庄 ☛
帐局

帐局

亦称“帐庄”。从事商业存放款业务的旧式金融机构。我国最早的一家帐局是清乾隆元年(1736年) 山西汾阳商人王庭荣出资4万两开设于张家口的“祥发永”帐局。帐局分布及活动范围较狭窄,限于北方部分地区,以京、津、晋为多。帐局借贷多以一年为限,每逢到期,借款者将本利全数筹齐,送到局中谓之“本利见面”。帐局验看后只收回利金,本可更换一券续借。帐局放款利息除月息外还加收标利即每百两满3个月时加利若干两,这种做法从帐局成立起一直延续到民国。清末,帐局有192家总号,资多者7万两,少者3千多两,每家平均为2.1万两。

☚ 飞钱   票号 ☛
000110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