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语出《荀子·非十二子》。 意思是没有效法“先王”,没有肯定“礼义”。这是荀子对邓析、惠施等名家人物的批评,不过借用了儒生习用的语言。 荀子是主张“法后王”的,认为治国之道要因时而易。他这里所说的“先王”,不是指儒生们称道的三皇五帝、周文王周武王等,而是他理想中的以法治国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明君。 荀子并不主张以礼治国,他这里说的“礼义”也与儒生们所说的不同,他指的是封建制的典章制度和道德标准。历来有人认为荀子“儒表而法里”,不为无故。实际上,在当时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荀子只有借用儒家的旧包装,才能使自己的新思想得到流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