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津县隶阿勒泰地区。位于阿尔泰山西南麓,北纬47°41′,东经86°59′。北温带大陆性干旱寒冷气候。民国8年(1919)建县。人口6.35万人,面积1.02万平方千米。2002年生产总值4.25亿元。辖1镇(布尔津)6乡(窝依莫克、杜来提、阔斯特克、冲乎尔、也格孜托别、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 布尔津县 布尔津县布尔津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西部边境县。位于阿尔泰山脉西南麓,准噶尔盆地北沿,地处东经86.25′-88°06′,北纬47°22′-49°11′。阿尔泰山的最高点友谊峰,海拔4374米,在县境北部。县境最高部的奎屯峰为中、蒙、俄3国分界点。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东邻阿勒泰市,西接哈巴河县,南与吉木乃县联界。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49-82公里;总面积10540.3平方公里。 自友谊峰向西南,以明显四级阶梯下降,到额尔齐斯河河谷最低。由北向南又逐渐抬高,南部科克逊山海拔为1558.4米。平原带状横卧其间,似一大槽。自北向面相对高差达3900米。境内山、丘、沟、谷交错分布,地形复杂,大致是4个地貌单元。1.高中山区。位于北部,海拔3100米以上,为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是水源区。海拔2300-3100米,为高山、亚高山草甸带,积雪达8个月以上;海拔1300-2400米,径流活跃,切割深度达1000-1500米,多陡崖深谷;阴坡生长茂密的针阔叶林,阳坡牧草繁茂,为优良夏牧场。2.低山丘陵区。位于中部,海拔在650-1300米;径流切割深度400—500米,降水少,蒸发量大,植被较稀疏,高大乔木很少,本地貌是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山地丘陵间有断陷盆地,面积为140平方公里左右。3.山前冲积石砾质平原区。海拔456-650米,本地貌由布尔津河、额尔齐斯河冲洪积扇组成,地势东南倾斜,第四纪沉积物薄,表土层浅。多粗粒物质为其主要特征,两河夹谷有条状次生林。4.南部干旱荒漠低山区。位于县境南部,为断裂皱褶低山,面积1446平方公里。谷地为主要小畜冬牧场。本地西部有塔斯库姆沙漠,系新月形沙丘链。沙漠自此垂直东北向至丘陵前沿呈片状分布。 布尔津县属北温带寒凉区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寒凉,无霜期短,春季干旱升温快,秋季降温快,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短少炎热,多风少雨,蒸发强烈,年际变化大。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北部山区冬季寒冷,长达8个月以上,春季相连无夏季;丘陵盆地是四季不明,夏不炎热;平原区是冬冷夏热;南部山区则是冬暖夏凉。 布尔津云雾较少,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达2971小时,4-9月平均日照时数在270小时以上,最高年日照时数达3300小时。布尔津县光能资源自南向北,由平原至山区呈递减,云雾逐渐增多。布尔津年均降水为118.7毫米,平均降水日数为75天,年际变化大,最多年为162毫米,最少年仅52.2毫米;降水量地区分布也很不均匀,山区多平原,由南向北,海拔每升高100米,降水量递增35毫米左右,时期分布也不均匀,1月最少,7月最多。布尔津年均风速为4.8米/秒,最大风速28米/秒,瞬间可达32米/秒,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和低山带,是多风地区。冬季多东风和东南风;夏季盛行西风和西北风,频率达64-66%。大于8级大风的日数为40天左右,全年大于3米/秒风速出现频率为67%,累计出现时间为5500-6000小时。但是,布尔津因处于大陆腹部,自然降水量与蒸发量不平衡,尤其是少雨季节,对农牧业危害较大。另干热风、寒潮、低温虽出现频率不高但对于农牧业有严重危害。 布尔津县水资源极其丰富,地表水年径流量达74.72亿立方米,属阿勒泰地区之冠。国际性河流额尔齐斯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境,年均径流量31.8亿立方米。额河一大支流布尔津河以友谊峰为源,自北向南纵贯全县,至县城西汇入额尔齐斯河,集水面积9960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42.73亿立方米。地下水也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地表水、地下水水质都很好,矿化度小、悬浮质少,是良好的人畜饮水。水资源的发电能力有66万千瓦。布尔津县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分布为高中山阔叶林、河谷次生林、荒漠植被乔灌林、人工林4大类型,森林总面积221.7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4%,是新疆原木生产的重要地区。野生动植物非常丰富,堪称药材野生动植物之乡,但未组织科学开发利用。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00018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