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布哈林模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布哈林模式苏联理论家布哈林(Bukharin,Nikolai Ivanovitch,1888—1938)提出的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及发展阶段、发展方式的一种理论模式。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持否定或半否定的态度。在列宁(Lenin,Vladimir Ilyicy,1870—1924)从1921年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布哈林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放弃了过去的认识,转变成新经济政策的支持者。布哈林在阐发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着的自然历史过程。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在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途径乃至建成的社会主义上都有其特殊性。根据这种认识,他提出了“亚细亚式社会主义”模式的设想。布哈林认为:(1) “亚细亚式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农业经济,如何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结合的问题。主张通过发展和扩大商品流转来积累工业化资金,在工业和农业共同增长、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2) “亚细亚式社会主义”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特点,即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与其他非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并存,简单地剥夺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应该使用经济手段和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并引导非社会主义经济形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 “亚细亚式社会主义”是开放的商品流转经济,应该广泛地利用市场调节的补充作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应该通过立即消灭市场关系来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而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计划是相对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计划的自觉性与市场的自发性结合起来,而不是搞单一的计划经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