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市舶贸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市舶贸易

市舶贸易

唐宋时期在市舶司、使管辖下的民间海外贸易。当时中外经济交流的主要形式。宋代,外贸地域涉及交阯(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真腊(今柬埔寨)、上下竺、沙里亭、古暹、凌牙门(以上在今马来半岛一带)、三佛齐( 今印尼苏门答腊一带)、阇婆、苏吉丹(以上今爪哇中部北岸)、渤泥(今加里曼丹)、菲列宾(今菲律宾)诸地、细兰(即锡兰,今斯里兰卡)、鹏茄啰(今孟加拉)、天竺(今印度)、大食(今阿拉伯)及其邻近地区,如伊禄(今伊拉克)、麻嘉(今麦加)、瓮曼(今阿曼)等地,最远达层拔(今索马里以南的非洲东部沿海一带,包括桑给巴尔在内)、昆仑层期(今莫三鼻给)、遏根陀(今埃及亚历山大港)、斯加里野(今意大利西西里岛)等共近六十个国家或地区。主要进口物品有香料,珠贝、珊瑚等水产品,象牙、犀角以及茯苓、苍术等药材、吉贝纱、布、青花蕃布等纺织品,水银、镔铁等矿产品,以及木材及草、藤编制品。舶货在抽解、博买之后,许中外商人自行贩易。出口物品以丝织品、陶瓷和铜钱为大宗。后因国内钱荒严重,禁止铜钱出口,但屡禁而不能绝。元明时的市舶司是官管外贸的执行机构,性质已迥然不同。

☚ 傅易场   公据 ☛
市舶贸易

市舶贸易

唐代至明代对在市舶司管理下中外通过海运互市的通称。其涵义在各时代不完全相同。唐代,政府开始在广州设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对外商采取保护政策。市舶,指互市船舶。宋代增设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等地的市舶司。宋太祖曾派内侍8人带着敕书、金帛到南洋诸国动员外商来中国经商。中国商人要求往海外经商的,由市舶司批准后发给官券以为凭证,否则不准出海。明初实行海禁政策,市舶贸易渐趋衰弱。明成祖即位后,市舶贸易一度复兴。市舶贸易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一种方式。(参见“朝贡贸易”)

☚ 闭关政策   朝贡贸易 ☛
000106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