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巴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巴颜?—1652清初将领。铁岭(今属辽宁省)人。李永芳之第五子,隶汉军正兰旗。天聪八年(崇祯七年,1634年)袭父职,为三等昂邦章京。崇德六年(崇祯十四年,1641年)围锦州,与洪承畴战于松山皆有功。次年,定汉军八旗,以其为正兰旗固山额真。八年,从济尔哈朗,拔中后所、前屯卫。顺治元年(1644年),晋二等昂邦章京。并从征农民军于河南、山西。次年,败农民军孙守法、贺珍于西安,破一只虎于商州。四年,改二等精奇尼哈番。次年,晋一等精奇尼哈番。从讨姜瓖。八年,晋一等伯。九年卒。 巴颜?—1652正蓝旗汉军人,李永芳第5子,天聪八年(1634)袭父爵三等昂邦章京世职。崇德间以甲喇章京从征科尔沁、围锦州,皆有功。七年定八旗汉军,授正蓝旗固山额真。次年从克中后所(今辽宁省绥中县)、前屯卫 (今辽宁省绥中县前卫)。顺治元年(1644) 从入关,转战直隶、河南、山西、陕西、四川诸州县。五年从讨大同叛将姜瓖。累功进世职至一等伯。 巴颜?~1652清初将领。铁岭(今属辽宁)人,汉军正蓝旗人。天聪八年(1634年)袭父职,为三等昂邦章京。崇德六年(1641年)围锦州,与洪承畴战于松山有功。次年,定汉军八旗,以其为正蓝旗固山额真。顺治元年(1644年),晋二等昂邦章京。四年,改二等精奇尼哈番。次年,晋一等精奇尼哈番。八年,晋一等伯。 巴颜亦作拜颜、巴彦、巴延。满语音译,意为“富裕”、“富翁”。与蒙语“伯颜”同义。可视为一种美称或称号,系于人名之后,表示敬重。享有此称者多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清太祖努尔哈赤勋臣额亦都的祖父,被尊为阿凌阿拜颜;何和礼的祖父、胞兄,时称克彻巴颜、屯珠鲁巴颜。皆因家赀厚冠一方而得名。也以之为人名,如巴扬阿(?——1876),表示“富有的”期望;为山名,如巴颜喀喇山(在青海省中部偏南),蒙语意为“富饶青(黑)色的山”;为地名,在内蒙古,冠缀“巴彦”意思者不知凡几。“派巴颜”,则是清初一种让家道殷实之户耗赀出力,为皇室包揽一定量差务的制度。凡内务府人员奉旨简用关税、盐课等职者,任满回京日都要由府编入“巴颜”班次,循序听差应役,为主子作力所能及的报效,如赴新疆办供一次哈密瓜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