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巴祜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巴祜宁1814—1876Mikhail Alexandrovich Bakunin俄国无政府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生于俄国提威尔省托学克县的官僚贵族家庭。十五岁进彼得堡炮兵学校,毕业后任沙皇军队准尉军官。1836年到莫斯科学习哲学,接受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四十年代留学柏林大学,辗转于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地。1843年在巴黎认识马克思,但未接受马克思主义。1848年参加布拉格起义。1849年参加德累斯顿起义,被判处死刑。1851年被引渡给沙皇政府,流放西伯利亚。其间曾向沙皇递交《忏悔书》和《请求减刑书》。1861年逃出流放地流亡欧洲后,形成无政府主义思想。宣扬个人“绝对自由”,鼓吹“各阶级的平等”;反对一切国家,否认任何权威,认为任何国家权威都是扼杀自由、反人性的,诬蔑无产阶级专政“比现存国家更加专制独裁”;宣称要建立“无政府状态”的社会。1868年拼凑“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反革命阴谋组织,混入第一国际,进行分裂国际和夺取第一国际领导权的活动。1872年被开除出第一国际,病死于瑞士伯尔尼。主要著作有《国际兄弟同盟的章程和纲领》、《上帝与国家》、《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