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成得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成得臣?—前632春秋前期楚国执政,城濮之战时楚军主帅。即令尹子玉。楚成王三十五年(前637年),以司马率军攻陈,夺取焦(今安徽毫县)、夷(今亳县东南)二地,并为与国顿增修国都,因功被子文让贤为令尹。是年,主张杀出逃途经楚国的晋公子重耳(晋文公),成王未许。成王三十七年秋,率军追赶入侵鄀国、俘虏楚将的秦军,不及。遂引兵围陈,护送顿君归国。次年秋,借口同姓夔君不祀祝融与鬻熊,与司马子西带兵攻灭夔国,俘获夔君。是年冬,率军攻打叛楚投晋的宋国,包围缗邑(今山东金乡县东北)。成王三十九年冬至四十年春,再次率军围宋,晋出兵侵伐楚之与国卫、曹,迫楚离宋北救,从而引发了春秋时期最大的一次战争一城濮之战。战前,他骄傲轻敌,刚愎自用,置晋军“退避三舍”于不顾,进兵追击,结果使楚军士气锐减,舆论被动,决战时既不知己,又不知彼,指挥失误,连丧左右两军,造成惨败。归国途中,因不得成王宽恕,被迫自杀。 成得臣?—前632春秋时楚国著名将领。名得臣,字子玉。继斗穀于菟后为令尹。“城濮之战”时任楚军帅,性刚愎,战败自杀。 成得臣春秋时楚国大将。字子玉。成王时率军伐陈有功,代令尹子文执掌国政。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4年),以军师率楚军与晋国军队战于城濮(今河南范县西南)。他性刚愎,兵败后自杀。 成得臣春秋时楚令尹。若敖氏分支成氏,名得臣,字子玉。或谓斗伯比弟之子。楚成王三十五年(前637),子玉率师伐陈,取焦、夷二邑,并为顿国筑城。令尹子文以其有功,荐其代己为令尹。同年,晋公子重耳流亡至楚,子玉请杀重耳,成王不听,以厚币送重耳入秦。三十八年,子玉兴兵灭夔,以夔子归。四十年(前632)春,因楚师围宋,晋文公(重耳)亲率三军救宋。成王令子玉撤军,不与晋争。子玉固请战。成王怒,仅派西广、东宫及若敖氏六卒供其调遣。晋文公进攻楚盟国曹、卫,诱使楚师北上救援。子玉撤宋围而追逼晋军。文公扬言要报答成王礼遇之谊,连退三舍(一舍30里),促使子玉继续北上。夏四月,楚三军与晋、宋、齐、秦联军战于城濮。晋军首先击溃楚方右翼陈、蔡之师,主力却伪装退却,引诱楚人出击,然后合兵夹击,击溃楚之左军。子玉见大势已去,即收中军撤出。归楚途中,自杀于连谷。 成得臣春秋时楚国卿。字子玉。成王时伐陈有功,令尹子文传政与他。后与晋国军队战于城濮(今河南范县西南),兵败自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