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数学家。1892年3月30日生于克拉科夫,1945年8月31日卒于利沃夫。曾在2所工业大学学习,后经自学,于1920年获博士学位。1922年任利沃夫大学讲师,1927年升任教授。泛函分析的奠基人之一。与H.斯坦豪斯一起,发展了利沃夫学派。1932年出版《线性算子理论》。1939年成为波兰数学会主席。
巴拿赫1892—1945Banahe,Ba nach,s.
波兰数学家。1910年进入利沃夫工学院学习, 1919年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27年成为利沃夫大学教授, 曾担任物理一数学系主任。巴拿赫是利沃夫数学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对泛函分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引入了赋范线性空间的概念和完备性假设, 得到了在现代数学中有重要意义的巴拿赫空间, 证明了作为泛函分析基础的三个定理。引入并研究了弱收敛弱闲包的概念, 给出赋范线性空间一般定理的很多应用。巴拿赫还在正交级数论,描绘集合论、映射论、测度论、积分论、常微分方程论、复变函数论等方面有建树。他的主要著作是《线性算子理论》。

利沃夫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斯德因豪斯经常说, 他发现了巴拿赫是他最伟大的发现。斯德因豪斯以前是克拉库夫的年轻教授,一天在公园散步,他听到两个年轻人坐在长凳上讨论勒贝格积分。这在当时是很尖端的问题。他大为惊讶,便同这两个年轻人攀谈起来,其中一个便是巴拿赫,巴拿赫厌恶考试,但却思想新颖,又写了许多独到见解的文章, 他没有参加正规考试就得到了博士学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重获独立,数学也在波兰逐渐兴旺起来, 逐渐形成当时世界知名的两个数学学派和华沙学派和利沃夫学派。利沃夫学派的代表就是巴拿赫和斯德因豪斯,主要从事泛函分析的研究。那时巴拿赫常在一个叫苏格兰的咖啡馆的小馆子中和一些志趣相投的数学家们喝咖啡,讨论问题。因为大家讨论的问题纷至沓来,为了不致忘掉,巴拿赫决定用一个精致的大笔记本尽可能地把问题记录下来。这本笔记由苏格兰咖啡馆的掌柜保管,他懂得这个规矩:当巴拿赫或他们讨论群中的人进来后,只要说“劳驾,本子”,他就会把本子连同咖啡一块儿送上来。苏格兰咖啡馆”也因此而成名。
第一次大战以后的利沃夫, 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郁,人们对数学真可谓如醉如痴。巴拿赫很喜欢同朋友和学生们长时间讨论数学,S.乌拉蒙在他自传中回忆道:“我记得同马茹尔和巴拿赫在‘苏格兰咖啡馆’的一次聚会,持续了17个钟头!除了吃饭外没有中断,我印象最深的是,巴拿赫就是在这样的交谈中讨论数学、论证数学、找出证明的。……桌面是大理石的,可以在上面用铅笔写字,写的字也很容易被擦掉。”利沃夫学派光彩夺目的数学思想就是在这成年累月的咖啡馆讨论中进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