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联合银行德国全能型大商业银行。1780年成立,1869年改用现名。总管理处设在慕尼黑。1971年和1982年巴伐利亚斯塔茨银行 (Bayerishe Staats Bank,1780年成立) 和哥本银行 (Gebr RochlingBank,1858年成立) 先后并入该行。该行业务范围广泛,主要为综合性银行业务,包括存款,短、中、长期贷款,证券业务,货币、利率掉换,国际贸易融资等。在国内外参与或控制40多家银行和约50家工商企业,并与巴伐利亚地方轻工业和食品工业重要企业结成以其为核心的地方垄断财团。至1996年底总资产为2585.05亿美元,资本为73.48亿美元,在世界500家大银行资本排名第44位。该行与中国金融机构建有代理行关系,并在北京、上海设有代表处。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Bayerische Vereinsbank德国全能型大商业银行。1780年成立,1869年改用现名。总管理处设在慕尼黑。1971年和1982年巴伐利亚斯塔茨银行(Bayerishe Staats Bank,1780年成立)和哥本银行(Gebr Rochling Bank,1858年成立)先后并入该行。该行业务范围广泛,主要为综合性银行业务,包括存款,短、中、长期贷款,证券业务,货币、利率掉换,国际贸易融资等。在国内外参与或控制40多家银行和约50家工商企业,并与巴伐利亚地方轻工业和食品工业重要企业结成以其为核心的地方垄断财团。至1996年底总资产为2585.05亿美元,资本为73.48亿美元,在世界500家大银行资本排名第44位。该行与中国金融机构建有代理行关系,并在北京、上海设有代表处。 ☚ 西德意志州银行 德国联合银行集团 ☛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联邦德国第四大商业银行,最大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也是世界大商业银行之一。总行设在慕尼黑。 历史沿革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是1971年3月8日由巴伐利亚联合银行与巴伐利亚国立银行合并而成的。巴伐利亚联合银行以及与之合并前的巴伐利亚国立银行在支持巴伐利亚州的经济技术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原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是1869年5月8日在慕尼黑建立的。当时正值德意志国家处于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年代。该行自建立之日起就致力于赞助自由贸易和工业增长。1871年以后,巴伐利亚联合银行开始经营抵押银行业务,并且发行长期金融贷款债券以及对公共机构进行贷款。德国银行法虽然限制商业银行经营抵押银行业务,但巴伐利亚联合银行仍然被特许同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抵押银行业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伐利亚联合银行努力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并且把网络扩大到整个联邦德国。 巴伐利亚国立银行是1780年在安斯巴赫—拜罗伊特的马尔格拉法特作为宫廷银行创建的。1806年当安斯巴赫公司被重新建立的巴伐利亚王国吞并之后,该行才变成巴伐利亚的银行,称“巴伐利亚王家银行”,并把总管理处迁到纽伦堡。1920年,总管理处迁到慕尼黑,并改名为巴伐利亚州银行。两家银行合并之后,金融业务有很大发展,到1979年,巴伐利亚联合银行资产额增加到482.79亿美元,跃居世界大银行第21位,居联邦德国第5位。80年代净利息收入、纳税前利润乃至于资产额年年均有所增长。 组织机构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的最高领导机构为监事会,其职责是检查银行的业务和政策。监事会主席是银行的最高负责人。现任监事会成员16人,其中,雇员代表8人。巴伐利亚联合银行的日常业务由董事会负责。董事会成员由监事会任命。现任董事会成员13人。巴伐利亚银行还设有咨询委员会,现有成员76人。主席:库尔特·索塔格。成员中大多为企业界知名人士,也有一部分成员是政界的联邦部长、联邦国务秘书、州议长等。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是巴伐利亚州的金融中心,在国内设分行391家,其中,在慕尼黑有73家。在巴伐利亚以外的地区有70家;该行还在国内拥有许多附属的商业银行、抵押银行、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 ❶商业银行有:西蒙银行,设在杜塞尔多夫,资本和准备金有6350万联邦德国马克,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持股97.3%;贝特曼兄弟银行,设在法兰克福,资本和准备金4900万联邦德国马克,全部为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持有,还有WKV法兰肯银行等。 ❷抵押银行有:巴伐利亚商业银行,设在慕尼黑,资本和准备金3.668亿联邦德国马克,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持股76.4%;南德意志土地信贷银行,设在慕尼黑,资本和准备金3.108亿联邦德国马克,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持有54.2%;纽伦堡联合银行,设在纽伦堡,资本和准备金3.076亿联邦德国马克,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持有50.5%。 ❸投资公司主要有设于慕尼黑的巴伐利亚资本投资公司、设于杜塞尔多夫的杜塞尔多夫—慕尼黑参与公司、设于慕尼黑的巴伐利亚联合银行金融管理公司等。 ❹租赁公司主要有设于慕尼黑的巴伐利亚不动产租赁公司等。巴伐利亚联合银行的国际金融业务也很活跃。在纽约、亚特兰大、芝加哥、洛杉矶、克利夫兰、伦敦、东京、大开曼群岛设有分行。在雅典、米兰、加拉加斯、里约热内卢、麦纳麦、德黑兰、约翰内斯堡、香港、纽约、东京、北京设有代表处。该行在国外的附属行主要有: ❶巴伐利亚联合银行国际公司。设于卢森堡,资本和准备金1.236亿联邦德国马克,全部为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持有。该公司与巴伐利亚联合银行伦敦分行共同负责欧洲市场的国际性资本的供给业务。 ❷法国巴伐利亚联合银行。设于巴黎,资本和准备金5270万法国法郎,全部为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持有。 ❸巴伐利亚金融公司。设于阿姆斯特丹,资本和准备金320万荷兰盾,全部为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持有。该公司与设于库拉索岛的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海外金融公司在国际融资方面互相合作。此外,巴伐利亚联合银行还同奥地利最大的银行——信用贷款银行在苏黎世、纽约和布达佩斯紧密合作,并与布达佩斯的中欧国际银行也进行了紧密的金融合作。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同中国已有多年的经济合作。1971年1月14日,在中国银行开立了人民币帐户。1986年2月,在北京开设了代表处。 经营业务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是一家兼营商业银行业务和抵押银行业务的混合型地区银行。巴伐利亚联合银行对个人以及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其中包括对客户提供短、中、长期银行便利以及包括投资咨询、证券交易、发行业务在内的一切通常服务。在1986年底该行吸收的存款余额中,银行存款占31.1%,非银行存款占68.9%。同期,在贷款余额中,汇票贷款占4.5%,在信贷机构的贷款占8.0%,对客户的贷款占87.5%(短、中期贷款43.1%,长期贷款44.4%)。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的贷款面很广泛。在1986年底接受该行贷款的31.57万户中,贷款额2万联邦德国马克和不足2万联邦德国马克的占贷款户数的77.5%,2万联邦德国马克以上到10万联邦德国马克的占14.5%,10万联邦德国马克以上到100万联邦德国马克的占6.8%,超过100万联邦德国马克的占1.2%。该行的贷款遍及各个部门。在1986年底对客户的贷款余额中,加工企业占23.5%(钢铁、机械与汽车业占5.1%,电气电子、光学与精密机械占3.9%,木材、造纸与印刷业3.1%,皮革、纺织与成衣业2.7%,金属品与金属加工2.4%,食品与烟草加工2.3%,化学工业与石油加工1.8%),建筑业占2.7%,商业15.3%,服务业16.4%,其他国内企业和私人占21.5%,国内公共机构占10.6%,国外非银行企业和私人占10.0%。该行为联邦德国的空中汽车工业几乎提供全部资金,并同联邦德国最大的航空航天企业——梅塞施米特、贝尔科夫、布洛姆飞机公司和道尼尔飞机公司紧密合作。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致力于促进联邦德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出口融资,处理客户的进出口支付,参与各种国际性展览会和商展会,指导和帮助国内公司承包海外项目并为海外投资提供咨询,也为外国公司在与联邦德国公司的贸易支付中,或者在与联邦德国伙伴建立联系中提供咨询。巴伐利亚联合银行在证券交易所经营证券,并且提供证券寄存便利。该行是联邦德国投资基金业务的开创者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第一个资本投资公司德国通用投资公司的创建者之一,至今仍然是该公司股票的持有者。巴伐利亚联合银行及其从事抵押银行业务的附属行、总管理处设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商业银行和南德意志土地信贷银行以及总管理处设在纽伦堡的纽伦堡联合银行,组成联邦德国最大的私人抵押银行集团。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是联邦借款银行联合组织的成员,在巴伐利亚州借款银行联合组织中处于主导地位。巴伐利亚联合银行是应用计算机的先锋,有“电子化银行”之称。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1986年资产额为721.25亿美元,在世界大银行中居第42位;1988年资产总额为916.70亿美元,存款总额为856.76亿美元,居第43位。 ☚ 西德意志州银行 德累斯顿银行 ☛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 巴伐利亚联合银行UnionBank of Bayerische或Bayer-ische Vereins Bank联邦德国金融业垄断组织。私营大商业银行。1780年成立,原称大公勃兰登堡——恩斯巴赫——拜勒希思宫廷银行,1869年取现名,总管理处设在慕尼黑。经营存放款、长期抵押贷款和国际证券交易等业务。在国内外分别参与或控制40多家银行和约50家工商公司,同巴伐利亚地方轻工业和食品工业重要企业结成以其为核心的地方垄断财团。分支机构440多个。1984年末资产总额393.97亿美元,存款370.69亿美元,股 本8.07亿美元,净利息收入5.26亿美元,从业人员13,024人。 ☚ 西德意志地方银行 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 ☛ 00002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