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巫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巫郡

战国时楚置。因巫山而得名。通常与黔中郡并称为“巫、黔中”,为楚国西北境之边郡。巫地广大,亦泛称“巫中”,介于楚、秦、巴之间。楚之巫郡似亦只有其一部分。公元前278年前后,秦昭襄王大举攻楚,兵分两路:白起一军为主力,沿丹江而下,出武关,直取鄢、邓,攻克郢都,为南郡。另一路即是“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后者的交通线即《史记·货殖列传》所云:“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之途。关于巫郡地望,有二说:(1)流行说法定郢都在今江陵县北之“纪南城”遗址。由此西通巫、巴,就只能在今三峡地区中之巫山县与巫山、巫峡一带;而“巴”则只能在今川东之故巴国境土。(2)近人经全面探索研究以古郢都、江陵之重新定位为核心的荆楚地区古代地理,得出楚郢都当在汉水中游西岸、宜城县南15里之楚皇城遗址之新解。一系列相关的山川城邑等地名,亦皆随之必须逐一重新定位,郢都在此,则“西通巫巴”之巴当在今大巴山北、陕东南地区之安康县一带,而“巫”遂必然位于新解中的郢都与巴之间,从而必应是由今宜城县南境(楚郢都所在)溯蛮河(古沮水,亦称“江”)而西上,经今南漳、保康、房县、竹山、竹溪,入陕西省东南部之平利县,以达今安康市。其间之竹山县境,晋、宋、齐、梁皆有“北巫” 县 (三国时,为巫县),属上庸郡。此一经行一系列河谷平原(间亦跨越少数并不陡险之山梁) 之通道,至今仍为民间大道,亦为公路所经。此处“北巫”当是“巫中”之北境。由此向东,经保康,直至南漳东境,即进入宜城平原而至楚皇城遗址。公元前276年,秦兵由蜀地东下,入楚境即首先占领楚之巫、黔中二郡及“江南”地。可知此路秦军所经道途,正与《货殖列传》所云郢都“西通巫、巴”之路相合。盖秦军走出巴地之后,进入宜城平原之前,所经皆“巫中”地。由“北巫”(今竹山) 向南,越过今神农架大山区 (亦有通道),即至巫峡及附近以“巫” 为名之一系列山川城邑,则是巫中之南境。

巫郡

战国楚置,约在今四川巫山县一带。秦时废入南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