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巫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一些药物以治病为业者。《论语·子路》:“南月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后汉书·许杨传》:“及莽篡位,杨乃变姓名为巫医,逃匿它界。” 巫医古代以祈祷鬼神为人治病的人。《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韩愈《师说》:“~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迷信职业者 迷信职业者以谈相论命为业的人:风鉴 另见:信仰 从事 迷信活动 ☚ 医生 护卫的人 ☛ 巫医wū yī巫师和医师。《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 巫医指用画符、念咒、祈祷等迷信方法 (也有兼用一些药物) 作为治病手段的人。巫医,在殷商时期以前就已经出现。由于生产水平的限制,人们遂有鬼神致病等迷信思想产生,这是巫医产生的历史根源。春秋战国以后,人们对疾病逐渐有了认识,医、巫的斗争日趋尖锐。两千多年来我国医学一直沿着唯物的道路发展,巫医从未取得统治地位。到建国后,巫医已被消灭。 巫医指用画符、念咒、祈祷等迷信方法作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人。 巫医 巫医古代用祝祷等方法治病者。《逸周书·大聚》有“巫医”的记载。《古今医统》认为: “以巫而替医,故曰巫医”。其方法是“击鼓舞趋、祈禳疾病”,即利用虚构的“超自然的力量”和某些祈祷办法来治病。原始社会的巫,是当时多种文化活动的核心人物,他们用原始的文化知识从事医疗活动。由于其时医学还处于原始的经验阶段,也有些巫师掌握了简单的医术,故在医学史上,存在一个医巫不分的历史时期。早期的医字(“毉”),就是医巫合一的佐证。早期的医学发展史上,著名的巫医就有苗父、巫妨、巫咸、巫彭等。祝由、祈祷是巫医常用方法,这在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中仍可窥见其痕迹。后世一些巫婆神汉在医学已发展成一门科学之后仍装神弄鬼为人“治病”,已属一种迷信活动。 巫医 ☚ 世医 食医 ☛ 巫医旧指用画符、念咒、祈祷等迷信方法作为治病手段的人。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巫。《山海经》、《吕氏春秋》有“巫医”的记载。春秋战国以后,人们对疾病逐渐有了认识,医、巫的斗争日趋尖锐。今已基本被消灭, 巫医 巫医壮族的巫是神职人员又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巫不仅懂得本民族的古老漫长的历史,同时还知道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壮族巫医不仅在历史上出现过,就是现代壮族民间亦依然存在。壮族巫医既不传代,也不世袭,巫医本人仍是一般的劳动群众。巫医治病有着各种各样虚构观念的一面,也有合理的、科学的一面。除了施行巫术、咒语外,也利用当地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古代巫医是本民族医药知识积累的体现。一些“正史”和著作,对壮族地区的风土民情作这样的记载:“病不服药,惟事祭赛”,或“信巫鬼、重淫祀,从古然也”。虽然是片面的结论,但亦从侧面发映了巫医在壮族民间的盛行。刘锡蕃《岭表纪蛮·杂述》记载:“蛮人以草药医治跌打损伤及痈疽疮毒外科一切杂症,每有奇效,然亦以迷信出之。予尝见一患痈者,延僮(壮)老治疾,其人至,病家以雄鸡、毫银、水、米诸事陈于堂。术者先取银,纳袋中,脱草履于地,取火念咒,喷患处,操刀割之,脓血进流而病者毫无痛苦,脓尽,敷以药,即愈”。宣统元年《南宁府志》卷三十七《人物志.仙释》亦记载明代宋真人善巫术:“宋真人,宣化宋村人,尝驾一龙,倾刻取生椒为鱼脍,书符咒,能逐疾激电”。壮族巫医治病讲究麦墨符、祝水、祝纸、祝文、烧香。巫医施治的过程一般为:令患者坐下或躺在床上静睡,巫医左手端一碗清水,右手拿三支香燃烧,叩齿三次通念咒语,不同的病念不同的咒语,每次念咒语时需一口气念完,不得呼吸,然后在水碗上用燃烧的香画符字,不同的病画不同的符。咒语完毕,巫医吸碗中水一口,喷在病人身上,或抹患者疼痛之处,有时给患者喝一口碗中水;或以笔墨将符画于纸上,烧符取灰入水碗中,给患者喝符水;或巫医以遍墨将符画在掌心,进行跳唱念咒。一般最后都给病人或服药水、或敷药、或推摩、或施术、或整骨、或嘱病人家属,给患者服何药何物,禁忌什么。巫医常治的病症为:烧烫伤、骨头卡喉、跌打肿痛、骨折、各种出血、各种痛证、各种惊风、难产、不孕症、羊癫风、热毒疮痛、感冒等。巫医治病的场面始终保持肃穆的气氛,并要求患者敛心神、息杂念。通过施行巫术、咒语,消除患者的焦虑、悲观、忧郁情绪,调节心理平衡,有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加上药物的效应,患者很快就可痊愈。 ☚ 中毒 壮药分类 ☛ 巫医wūyī指旧时用画符、念咒、祈祷等迷信方法(也有兼用一些药物的) 作为治病手段的人。 巫医witch doctor 巫医witch doctor 巫医wū yī❶witc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