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巨人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巨人传》

《巨人传》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1456—1553)的长篇小说。格朗古杰国王的儿子卡冈都亚,从母亲左耳出生后就会说话,而且躯体高大,食量过人。他先受经院教育,越学越蠢,后到巴黎接受人文主义教育才聪明起来。毕可肖国王兴兵入侵,他赶回国与约翰修士一起打败了敌人。为酬谢约翰修士,给他建造了“德廉美修道院”。卡冈都亚的儿子庞大固埃,也是一个巨人。他从一开始就在巴黎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并在游学中结识了学者巴汝奇。卡冈都亚写信勉励他,要立志成为“全知全能的人”。迪普奈德国侵犯边境,他和巴汝奇回国参战。在征服迪普奈德国后,庞大固埃推行人文主义理想政治。当他们探讨婚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听说“神瓶”上有答案,庞大固埃便和巴汝奇、约翰修士远度重洋,寻访“神瓶”。他们历经艰险,也遍阅世间的罪恶与不平。最后在“灯国”找到了“智慧的源泉”——“神瓶”,得到启示:“饮”——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

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形象,是新兴资产阶级人权至上、人人平等和反对压迫、热爱和平的化身。这两个巨人身心健康、知识渊博、文武双全、爱国爱民而又会治理国家。他们痛恨反动教会,全面揭露经院教育和经院哲学对人的毒害,无情鞭挞神学家和僧侣的肮脏心灵和虚伪面目,这实则是将矛头直指当时的罗马教廷。他们反对封建暴政,迎头痛击穷兵黩武的罪恶行径,用“穿皮袍的猫王”来比喻司法机关的腐败贪婪,将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取名为“财政压榨机”,这实则是弗朗索瓦一世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法国黑暗现实。而他们的理想社会,则是“德廉美修道院”。在这里,人性和人的聪明才智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它唯一的院规是“做你所愿做的事”。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坚强的自信心和无穷的创造力的巨人父子,是人文主义者所要求的新时代的新人。通过对父子两代巨人活动的描写,痛快淋漓地揭露了封建王朝和反动教会的种种罪行,热情歌颂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渴求知识和开创新世界的美好愿望。

小说吸收和发展了民间创作的优秀传统,开创了欧洲文学的新形式,巨人故事最早产生在求神护佑的农事节目中,代表自然力量,以后又相继作为狩猎、战争和农民等英雄形象,长期流传在民歌和民间传说中。作者虽进行了加工创造,塑造成新时代的巨人,但他仍是为“伺候石工”而写作的。作品以主人公的游历为线索组织情节,很适应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需要,从而开了欧洲长篇小说之先河。漫画式的夸张手法也是小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被夸张的巨人,力大无穷,顶天立地,胆识非凡,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这种极度的夸张是建立在人的力量的基础上的,作者是把他们作为人的力量的象征来表现。他们是人的力量的体现,是人类思想解放者的代表,因此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巨人传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人文主义者拉伯雷的长篇小说,一译为《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全书共五卷,以民间故事为蓝本,采用夸张手法塑造了理想君主、巨人卡冈都亚和他的儿子庞大固埃的形象。讽刺了封建制度,揭露了教会的黑暗、经院哲学和中世纪教育的腐朽,宣传了人文主义者对政治、教育、道德的主张,提出了“做你所愿做的事”的信条,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这本书不仅当时的影响很大,而且对以后欧洲文学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巨人传

《巨人传》Jurenzhuan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最重要代表作家拉伯雷(1493—1553)之作。拉伯雷的父亲是有名有钱的法官,拉伯雷曾在号称“法兰西的花园”希农城度过愉快、幸福的童年。同当时的许多富家子弟一样,他在修道院学习了拉丁文和经院哲学,当过修道士。1530年,进蒙彼利埃大学医学院学习,并取得杰出成就,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他是法国最早研究解剖学的医生之一,曾勇敢地冲破教会法规,解剖人的尸体。在此前后,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1532年,他在一本无名氏的民间故事《高大硕伟的巨人卡冈都亚大事记》的启发下,写出《巨人卡冈都亚之子,狄波莎德王,大名鼎鼎的庞大固埃的可怖而骇人听闻的事迹与勋业纪》,作者在书中猛烈攻击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院哲学思想及其支柱法院、教会等,对文艺复兴的新精神颂扬备至,作品一出世,就以其犀利的思想锋芒和大胆的讽刺风格赢得广大读者喜爱,但不久即被以巴黎神学院为代表的宗教势力宣判为“猥亵”之书而禁止出售。两年后,1534年,他发表《庞大固埃之父、巨人卡冈都亚十分骇人听闻的传记》,书中宣扬重实践、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教育方法,又一次对经院哲学、神学院、教会、法官及教育机构发动更猛烈的攻击。书,出版后,再次受到神学院追究,他的一位好友甚至因再版他遭禁作品而被处以极刑 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折损拉伯雷的勇气,他继续写了《善良的庞大固埃的英雄言行录》、《钟鸣岛》。小说屡次被查禁。这部以反封建反教会为严肃主题的小说共分5卷,中译本名为《巨人传》。拉伯雷以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间形式,运用他所熟知并通晓的医学、天文、地理、数学、哲学、神学、法律、教育、植物、建筑、音乐、古经文多种学科的知识,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锐不可挡的力量和人文主义乌托邦理想,像多棱镜一样映出了16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大千世界,传达了新时代的信息。拉伯雷无愧于恩格斯所说:是一个“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巨人时代的巨人”。

☚ 伏尼契和《牛虻》   拉封丹的寓言诗 ☛
巨人传

《巨人传》

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的政治讽刺性小说,是法国长篇小说的奠基作。作品诙谐幽默,想像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是一幅反映16世纪上半叶法国封建社会的巨型画卷。
小说共分五部。第 一部叙述巨人国国王格朗古杰的儿子卡冈都亚不同凡响的出生。奇人卡冈都亚在母亲怀胎11个月后从她耳朵里生出来,一生下来就要喝17000多头母牛的奶,他的衣帽要用几万尺布。卡冈都亚先受经院教育,越学越蠢,后受人文主义教育才变得聪明起来。邻国国王毕可肖大举入侵,卡冈都亚在若望修士的协助下,打败敌人。为了答谢若望修士,卡冈都亚修造了德廉美修道院。这个修道院没有任何束缚人的清规戒律,惟一的院规就是 “做你愿做的事”。
第二部,卡冈都亚老来得子。在久旱未雨的时节,一个像狗熊一样满身长毛又大又重的孩子跑出了娘胎,这就是卡冈都亚的儿子庞大固埃。庞大固埃到巴黎求学,遇到无所不为的巴汝奇,成为好友。巴汝奇喜爱金钱,且有63种找到钱的办法。迪普索德国人侵犯时,庞大固埃撒了一泡尿淹死敌人无数,最后在巴汝奇的帮助下,征服了迪普索德国。

拉伯雷像


第三部写巴汝奇动了结婚之念,但又拿不定主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和庞大固埃遍访女巫、诗人、神学家、医生和法官,仍一无所获。听说在神瓶上能找到答案便前往寻找。
第四、五部写庞大固埃在巴汝奇和若望修士陪同下,远渡重洋,寻访“神瓶”的冒险经历。他们一路上经过许多难以置信的岛屿和国家,遇到了许多光怪陆离的奇人奇事,阅遍人间罪恶,见到了“穿衣袍的猫、财政压榨机”,游历了“胖子国、无粮岛、五元素国、灯国”等地,最后终于到达神瓶岛,找到了智慧源泉——神瓶,听到了神瓶发出的谕示:“喝!”
《巨人传》脱胎于民间文学,它通过荒诞滑稽的故事、神奇夸张的人物,热情宣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对欧洲封建统治进行了猛烈抨击。

《巨人传》插图

☚ 罗兰之歌   武功歌 ☛

巨人传

长篇小说。拉伯雷作。原名《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共5部。发表于1532—1562年。取材自民间故事,主要叙述巨人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的神奇生平和业绩,表现了反教会、反封建的思想。语言通俗朴实,善用讽刺手法,对后世讽刺文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作品。

巨人传

《巨人传》

原名 《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是法国早期人文主义者弗朗索瓦·拉伯雷的传世之作。它以荒诞不经的艺术形式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文学史上把这种方式称为 “拉伯雷式的表现方式”。
费朗索瓦·拉伯雷 (1483—1553) 是16世纪法国重要作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一生经历曲折,充满传奇色彩,当过教士,行过医,写过小说。既供职于神学院,却因抨击教皇而险遭烙刑。他学识渊博,精通医学、法律、神学、哲学,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但著作不丰。他从事创作时间不长,《巨人传》 却使他一鸣惊人。
《巨人传》 共五部,前四部在作者生前出版,第五部在作者死后九年,由后人将他的所有遗著结集出版。
《巨人传》 的第一部原名 《庞大固埃之父、巨人卡冈都亚极为吓人的见闻录》,拉伯雷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理想君主、巨人卡冈都亚和他的儿子庞大固埃的形象,尖锐讽刺了封建制度僵化落后,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和中世纪教育的腐朽,宣传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教育、道德主张。拉伯雷把巨人的传奇性故事和常人的真人真事结合为一体,使小说更生动真实、幽默风趣,寓意颇深。
在 《巨人传》 的第二部中,拉伯雷通过巨人父子在中世纪教育方式培育下处处不合时宜、事事闹笑话的经历,提出了以个性自由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还塑造了巨人父子、约翰和巴奴什等重要人物,并通过这些形象,赞颂了人的体魄、力量和智慧,全面肯定了人的价值。特来美修道院就是作者理想的乌托邦社会的缩影。
小说的第三部是通过巴奴什的婚姻来探讨16世纪的婚姻观。
第四部模仿古代荷马史诗 《奥德赛》中海上旅行的情节,为庞大固埃和巴奴什安排了乘船去寻找葡萄酒权威的经历。他们途经老人岛、鳗鱼岛等,分别在各岛停留并参与当地的斗争。通过他们空手而归的结果,暗谕世上并无救世主,一切仍需依靠自己。
第五部,描写他们继续航行,来到贪污盗窃的集结之地司法人员岛和代表罗马教廷的索南托岛,终于找到了葡萄酒权威,但这位权威教他们的密诀竟然是一个字: “喝”。这一部分不仅表现了法官们贪赃枉法、罗织诬陷,致使司法人员岛成了藏污纳垢之地,还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罗马教廷。
《巨人传》 取材于通俗的传奇文学作品、喜剧、闹剧以及欧洲其它古典作品。小说以人民大众的语言为基调,大量采用俗语、习语、俚语,使作品语言生动活泼,人物鲜明生动,富于戏剧性,喜剧成份浓厚,既有粗俗的戏谑又有深邃的讽刺。小说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政治、宗教、哲学、法律、医学、经济、伦理道德无所不包。拉伯雷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充分表达了他对社会的看法和主张。他信奉“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应 “做你所愿做的事”。他说教士们愚昧无知、贪图口腹、勾心斗角,败坏了教会的声誉; 国王们野心勃勃、贪得无厌、朝令夕改,为了自己的尊荣和威望,把无辜的人民拖入战争;而法官则深文周纳,罗织诬陷; 女人则脾气古怪,生性淫荡。总之,拉伯雷以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眼光来分析当时的社会,讽刺现实。小说以神瓶的启示 “喝” 来结尾,寓意深刻,耐人回味。

☚ 最后一课   爱弥尔 ☛
000064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