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梧溪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梧溪集 梧溪集诗文别集。七卷。元王逢撰。杨维桢序称《梧溪集》为王逢“遭丧乱之所作”,其诗是元末社会动乱的反映。其集在王氏生前即已行世,但后来传本甚稀,王世贞属其乡人杨名时访得明末江阴老儒周荣起手录本,才盛传于世。集中载宋、元之际忠孝节义之事颇多,首列小序,以说明梗概。据《四库提要补正》,吴氏《绣谷亭薰习录》云:“卷首杂列志传,并汪泽民、周伯琦二小序。此集刊于洪武初,至景泰七年(1456),四世孙孟重翻,南康守钱塘陈敏政后序。泽民序云:‘原吉学诗于延陵陈汉卿,陈与柯敬仲俱事虞邵庵,原吉得其传。’敏政序云:‘先生未殁,集已行世,先生曾手自标题其微辞奥义及人名、地理之难晓者,其第七卷,则先生既殁而其子掖刊也。’考第七卷,皆洪武时作。”此集陆氏《藏书志》记有元刊明印本,并载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丙午(1366)汪泽民序及至正十九年杨维桢序,又载顾千里手跋云:“少第七卷第四叶,故其三叶末《节石铭》题下,梧溪自注云‘有后序’,而今俄空焉。”又有周荣起手抄本,并载王氏两跋,但少“今殁才五六年耳”以下诸语。有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1388)刊本、明代宗景泰七年(1456)陈敏政补刊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 九灵山房集 东山存稿 ☛ 梧溪集诗集。元王逢(1319—1388)撰。七卷。逢字原吉,自号席帽山人、梧溪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至正间被荐不就,后避地吴淞江,筑室上海。洪武初征召甚迫,又以老疾辞。少学诗于陈汉卿,后得虞集之传。才气宏敞,不失谨严。是集为清人杨明时于明末江阴老儒周荣起手访得,遂手录之乃传。集中收古今体诗一千一百余首,多长调歌行体。以咏社会战乱人物事迹为主,多冠以小序,以释解微词奥义及地理人名。风格稍见奔放,喜用华丽词句,颇近李贺。杨维祯对逢诗评价颇高。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与《丛书集成》本多补遗一卷。 梧溪集七卷。元王逢 (1319—1385)撰。逢字原吉。号梧溪、席帽山人。江阴 (今属江苏)人。至正间、被荐,不就。元末农民战争爆发,避居松江乌泥泾。张士诚征召,不应。明初再召,又以老疾辞。“逢少学诗于陈汉卿,得虞集之传,才气宏敞,而不失谨严。集中载宋元之际忠孝节义之事甚备。每作小序以标其崖略,足补史传所未及。”(《四库全书总目》)有明洪武间刻本、洪武间景泰七年(1456)陈敏政重修本(藏于北京图书馆)、《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梧溪集书名。元王逢(1319—1388)撰。7卷。逢,江阴(今属江苏)人,字原吉,号梧溪子,因以名集。为顺帝朝江南隐士。曾避张士诚征召,《明史》以其与戴良义不负元,列入《文苑传》,附戴良传中。集中载宋元之际人物事迹甚备,每作小序,以志其大概,可补史传所未及。原书传本甚稀,经王士祯嘱其乡人杨名时访得明末江阴老儒周荣起手录本,重加刊刻,乃传于世。集中有关女纺织家黄道婆的记事,甚为珍贵。常见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