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巧取豪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巧取豪夺 巧取豪夺qiǎoqǔháoduó┃┃━┃ 亦作“巧偷豪夺”。利用欺骗手段,恃强夺取别人财物。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诗:“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虎头,东晋画家顾恺之。 ☚ 牛马襟裾 白璧青蝇 ☛ 巧取豪夺qiǎoqǔ-háoduó用狡诈手段骗取,凭借强力抢夺。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动词性,联合结构。用欺诈的手段取得或凭强暴的势力抢占,用于贬义。 巧取豪夺(同)敲榨勒索 巧取豪夺用欺诈的方法骗取,用蛮横的手段抢夺。泛指用不正当方式夺取他人财物。宋代书法家米芾性情狂放,酷爱书画收藏。他临摹书画惟妙惟肖,每次借来名作,往往留下真迹而把仿作还给别人。有一次,他在船上遇见了朋友蔡攸。蔡攸把自己收藏的王羲之真迹拿给他看,米芾如获至宝,想拿一幅名画交换。蔡攸不答应,米芾竟以投河相威胁,蔡攸只得屈从于他。他正是靠这种巧取豪夺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书画珍品。(见宋·周𪹎《清波杂志·王右军帖》) 乐善好施;巧取豪夺[巧偷豪夺]○乐善好施lè shàn hào shī爱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虽赶不上辞尊居卑的大彼得,却可以算~的小孟尝|他一辈子都在积德,修桥补路,~。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用欺诈的手段取得或凭强力抢占他人财物:~的坏家伙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革命后江南各省的地主阶级~,抢夺了大片的土地。也说【巧偷豪夺】。 巧取豪夺 巧取豪夺玩弄各种花招去骗取,使用蛮横手段强抢。巧:耍花招。豪:强横,蛮横。 ☚ 敲诈勒索 贪贿无艺 ☛ 夺财 夺财拦路夺取财物等:截夺 短路 ☚ 争利 夺权 ☛ 巧取豪夺用巧妙的手段骗取,凭借武力硬行强夺。也作“巧偷豪夺”。豪夺:用强力抢夺。宋代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巧取豪夺’这成语,不正好用韩非的名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来说明吗?”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extort and plunder by guile and vile; grab (/seize/rob/obtain/secure)(sb’s belongings,right,etc) by force or trickery(/fraud/deception/deceit) 巧取豪夺get by cheating or by force;grab and keep;secure sb’s belongings,etc by force or trickery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巧取:耍弄各种花招去骗取;豪夺:用强力占有。形容用欺骗的办法骗取,用武力的手段去强夺。secure sb.’s. belongs by force or trickery, swindle and rob, extoot and plunder by guile and vile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解义】用欺骗的方法和强暴的手段夺取他人的财物、权利等。 巧取豪夺宋朝有一位著名的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他生活放荡不羁,装疯卖傻,因此人们叫他“米癫”。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用欺哄的方法骗取,用蛮横的手段硬夺。指用各种方法夺取财物。宋·刘克庄《铁庵方阁学墓志铭》:“公儒者,未尝行巧取豪夺之政,亦莫知其何心致此也。”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释义】指用欺诈或强力夺取他人的财物。 用欺诈和强力夺取他人财物巧取豪夺;豪夺巧取;巧取强夺格式 会意式。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敲诈勒索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巧取:用欺哄的方法骗取。豪夺:强力夺取。用欺诈和暴力夺取他人财物。 巧取豪夺qiǎoqǔ-háoduó巧取:用欺骗手段取得。豪夺:用强力夺取。指用种种非正当手段骗取、强夺他人的财物等。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用欺诈的手段骗取或用武力抢夺他人的财物。也作“诈取豪夺”、“豪夺巧取”。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解义】 用欺骗的方法和强暴的手段夺取他人的财物、权利等。 巧取豪夺qiao qu hao duo巧:奸巧,耍花招。豪:豪强,强横。耍花招骗取,用强力抢夺。指用各种方法夺取别人的财物或权利。 巧取豪夺 杀人越货qiǎo qǔ háo duó;shā rén yuè huò巧:玩花招;豪夺:强抢;越:抢夺。指用各种手段掠夺抢劫财物,害人性命。金跃华《蝜蝂的悲剧》:“为了钱,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坑蒙拐骗;可以走私行贿,贪赃枉法;可以~;可以出卖灵魂,投敌叛国……一句话,金钱是他们的上帝。” 乘人之危 混水摸鱼chéng rén zhī wēi;hùn shuǐ mō yú指趁他人危难之际,谋取不正当利益。唐人《北洋军阀演义》第十九回:“东拼西凑,非驴非马,和上次那个八条完全一样,用心之毒,却又过之。他意想~。” 横征暴敛 敲骨吸髓héng zhēng bào liǎn;qiāo gǔ xī suǐ横、暴:强横;征、敛:征收捐税;敲、吸:压榨。指旧时政府强收捐税,搜刮民财,手段极其残酷地剥削和压榨百姓。长英《献给母亲的爱心》:“青年朋友们,你可知道,在旧社会,‘救救母亲!’这是方志敏烈士的呼喊。反动统治者的~,母亲已成了‘叫化婆’。” 明火执仗 巧取豪夺míng huǒ zhí zhàng;qiǎo qǔ háo duó火:火把;执仗:拿着武器;巧取:用各种花招骗取;豪夺:强抢。形容用公开抢劫和欺诈、强暴等手段来掠夺财物。李秀平等《中国民间向日本政府索赔》:“我们先来看被劫物品这笔帐:二战期间,中国是被日本~,劫掠财物最多的国家。” 贪官污吏 横征暴敛tān guān wū lì;héng zhēng bào liǎn横:强横;征:征税;敛:搜刮。形容社会腐败,官员贪赃枉法、滥征捐税,搜刮民财。段少舫《朱元璋演义》(演出本)第一回:“只因当今皇帝昏庸无道,到处是~,逼得百姓走投无路,纷纷起义反元。”[辨析]“敛”:读作liǎn,不读liàn。 巧取豪夺qiǎoqǔ-háoduó巧取:耍花招骗取。豪夺:用强力抢夺。用欺骗或暴力手段夺取(财物)。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指用欺诈和强暴的手段来掠夺财物、权利等。巧取:耍弄各种花招来骗取。豪夺:用强力抢占。豪,强横。 巧取豪夺qiǎoqǔ-háoduó〔并列〕 用巧妙的手段骗取,用强力方式夺得。原作“巧偷豪夺”。语出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邓拓《燕山夜话》:“他的财富积累计划根本不是从生产出发,而是以~的手段去追求他自己发财的目的。”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巧取:软取。豪夺:强抢。即用软骗或强抢的手法谋取财物、权利。也作“巧偷豪夺”、“诈取豪夺”、“豪夺巧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