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工程水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工程水利

工程水利

以建设工程来改造河川,调蓄洪水,制止洪水为害的传统治水阶段。战国时期,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对治水防灾也有了新的认识,其中荀子是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归纳出 “制天命而用之” 的著名唯物主义命题,主张发挥人的主观努力去控制和利用自然。这一时期堤防成为防洪的主要技术手段,人类和洪水的关系进了一步,可以 “水来土掩”,限制洪水的泛滥。黄河下游在战国时期修成了两岸连贯的防洪大堤,改善了黄河泛滥横流的局面。大约在公元前6年,贾让提出了著名的治河三策。这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黄河防洪减灾的规划方案,提出要人类停止侵夺必要的滞蓄洪水的空间以减轻水灾的主张,治河三策中开篇的第一句话是 “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 意思是治河必须适合洪水的客观规律,留足泄洪断面。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应避让洪水,在满足泄洪以外的地方从事生产和生活,而不能过分地侵占河滩,压迫洪水。近代发明了混凝土,人们可以修建高坝大库蓄滞洪水,调节河流天然径流。
新中国诞生后,百业待兴,国家人力、财力、技术条件都极为有限,当时提出的水利方针和任务是 “防止水患,兴修水利,以达到大量发展生产的目的; 按照国家经济建设计划和人民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人力财力和技术等条件,分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并发展各项水利事业;统筹规划,相互配合,统一领导,统一治水; 对各河的治本工作,研究各重要水系原有的治本计划,以此为基础制定新的计划; 积极充实水利机构,有计划地培养人才,提高水利建设的科技水平”。
工程水利是以建设水利工程为主要手段,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传统水利阶段。这个阶段人类社会处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期,在当时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仅局限在利用,对工程建成后的持续效应考虑不多,很多环境问题不很突出或没有显露出来。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避水害,兴水利,忽视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注重依靠工程来开发利用水资源,而对开发水资源本身所要求的保持水土、防止污染、科学用水的研究不够深入; 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不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和保护。水利工程虽日益增多,但水旱灾害和水环境恶化的损失却越来越重。

☚ 原始水利   生态水文学 ☛
000008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