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工作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工作社 工作社1938年春成立于成都的文学团体。主要成员多是四川大学的教员和从沿海城市回到四川的作家,有何其芳、卞之琳、沙汀、陈翔鹤、周文、朱光潜、邓均吾、罗念生、方敬、刘盛亚等。他们自费出版《工作》半月刊,于1938年3月16日创刊,至1938年7月1日出至第8期停刊。该社为抗战文艺运动向大后方内地深入展开曾做出一定的贡献。由于主要负责人何其芳、卞之琳转赴延安,该社自行解散。 ☚ 山脉文学社 吼社 ☛ 工作社 工作社这里指的是1938年春成立于成都的《工作》半月刊社。《工作》半月刊是一个同人杂志,主要成员是四川大学的一些文学教员和刚从沿海城市回到四川的作家:何其芳、卞之琳、沙汀、陈翔鹤、周文、朱光潜、谢文炳、邓均吾、罗念生、方敬、王宛、张旋、刘盛亚等。他们聚集在成都,有感于锦城文坛的沉寂和抗战宣传工作的落后,便自费创办了《工作》半月刊。该刊于1938年3月16日创刊,1938年7月1日出到第8期停刊。由成都工作半月刊社编辑、发行,具体工作主要由卞之琳、何其芳、方敬等负责。《工作》上发表的作品,除了卞之琳翻译的纪德《新的粮食》和何其芳的一首诗作《成都,让我把你摇醒》外,全部是杂文和散文创作,这在成都文坛上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的杂文大多出自何其芳之手,继承了现代杂文的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传统,为抗战救国做思想启蒙工作。散文也以反映逃难生活和内地现状为主。《工作》在抗战中负起了文学工作的一分责任,为抗战文艺运动向后方内地深入展开作出了一定贡献。刊物因主要负责人何其芳、卞之琳转赴延安而停办,《工作》半月刊社也就随之不存在了。后来,方敬在桂林筹办的工作社,已经是一个出版机构,和这里所说的由《工作》半月刊结成的小团体仅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 “鲁迅风”派 广州文艺通讯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