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边镇守使民国初期的地方军政长官。驻康定县。1913年11月,川边 (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及西藏昌都地区) 经略使尹昌衡被袁世凯调入北京囚禁后,经略使一职明令裁撤,另设川边镇守使。其时他地的镇守使仍为军事长官,辖一混成旅或师。但川边镇守使却管辖军、民两政: 民政设一、二两科; 军政设军务、军法、军需、军医四科及参谋、副官两处。军、政开支除按月由四川省调拨14万元以外,其余则在当地征粮补助。有陆军3个团及边军11个营。第一任镇守使为张毅。1915年6月,刘锐恒出任第二任镇守使。1916年9月,殷承𤩽为第三任镇守使。1924年刘成勋派部夺取川边,镇守使一职遂由刘成勋兼任。 川边镇守使官名。北洋政府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八月置川边镇抚使,以四川都督兼任,次年六月改为川边经略使,旋加兼领川边都督事;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一月裁川边经略使兼领都督事,改设川边镇守使,受四川都督节制。川边镇守使相当于省区行政长官兼民政长。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一月设川边道尹,隶属于川边镇守使。川边特别区财政厅隶属于财政部,厅长初由镇守使兼任,设川边道以后,改由道员兼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