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嵇康的教育思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嵇康的教育思想

嵇康的教育思想jikang de jiaoyu sixiang

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西南)人,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玄学异端的代表人物。嵇康对于以“三纲五常”为根本的儒家“名教”教育深恶痛绝。他认为,在原始洪荒之时,一切顺乎自然,人的品质是完美的,并未有人为的教育,但是,由于后来“大道陵迟”,人们的道德堕落了,统治者才“始作文墨”,“立仁义”,“制名分”,创立“名教”,产生了教育。但是,“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纵欲为欢”,“名教”教育中的仁义礼智不但不是人类所固有的本性,而且和人性的要求是直接对立的。因此,“名教”教育只会违背人性的自然发展,破坏人性的完全,损害人性的纯真,它不仅不发展人性,而且简直就是戕贼人性。从此出发,他大胆地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教育主张,要求教育脱离“名教”束缚,让受教育者个性自然地发展。他认为,人的形体和精神两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为了保证人之身心合谐,必须进行自然养生,坚持“戒智”和“戒欲”两条原则,把人的“智”和“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保持自身统一体的内部均衡。但是,养生教育有“五难”: “名利不灭”、“喜怒不除”、“声色不去”、“滋味不绝”、“神虑转发”。清除这“五难”的根本办法在于“知足”。通过“知足”、“戒智”、“戒欲”,人就可以完全超脱于现实生活中的“名利”“声色”等桎梏,无忧无虑,“内不愧心,外不负俗”,内心绝对自由和谐,身心自然地发展。魏晋之际正是社会政治和伦理价值观念大变动的时期,新的统治思想尚在酝酿和形成之中,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教育思想显然是对两汉以来形成的外在于人生的功业、学问等价值观念的怀疑、动摇和否定,而转向对生命、生活和命运等人生问题的重新思索和检视,表现了强烈而鲜明的人本主义倾向。

☚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主张   韩愈的《师说》 ☛
000050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