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司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司士Sīshì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礼记·檀弓》注云: “(司士),古官名,以官为氏。春秋时有司士贲。” 《姓氏词典》引 《礼》称: “天子有五官: 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 《中国姓氏大全》 称: “司士,即 ‘司徒’。” 司士 司士官名。司士参军的简称。宋朝于诸州府置司士参军或士曹参军(简称士曹),无职掌,也不常设。皇帝或以特恩授士人,或以贬斥官员充任。 ☚ 司理 ">士 ![]() 司士官职名。全称为司士参军事,为唐地方诸州佐治之官。参见“士曹” 司士❶掌國中之士治。《儀禮·大射》:“司士戒士射,與贊者。” 鄭玄注:“司士,掌國中之士治,凡其戒命,皆司馬之屬也。” 司士官名。参见〔士曹〕。 司士官名,在《周礼》为夏官司马的属官,掌群臣之爵禄等。唐代州县有司士参军及司士,掌工役之事。 司士 司士官名。西周时期置。掌国家百官群吏名籍及黜陟。唐、宋州、县有司士参军及司士,掌工役之事。《周礼·夏官司马》: “司士: 下大夫2人,中士6人,下士12人,府2人,史4人,胥4人,徒40人。” “司士,掌群臣之版,以治其政令。岁登下其损益之数,辨其年岁与其贵贱,周知邦国都家县鄙之数,卿大夫士庶子之数,以诏王治,以德诏爵,以功诏禄,以能诏事,以久奠食。” 《旧唐书·职官志三》: “县令: ……司士,(佐4人,史8人)。” ☚ 司险 司右 ☛ 司士古代官名。 《周礼》中夏官司马的属官,掌群臣之爵禄等。唐代州县有司士参军及司士,掌工役之事。 司士官名。殷代五官之一。见《礼记·曲礼下》。《周礼》夏官之属有司士,掌群臣之爵禄。唐代州有司士参军,县有司士,掌工役之事。宋代以后废。 司士官名。(1) 士本为掌刑罚之官,西周中晚期在诸士之上增设司士一官,为士官之长,直属于卿士,掌对于群臣百僚的考察、任免、刑赏之事。《师》说:“王若曰:师,先王既令汝作𤔲士,官𤔲汸闇。”(《金石文字》第九本)《周礼·夏官》之属亦有司士,掌群臣的名籍,主管黜陟计比征召的政令。与金文中司士的职掌相同,唯其隶属于司马,与司士地位不甚相称。汉初人所纂《礼记·曲礼》说:“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以司士为天子直属官,比较可信。注中以其为商代制度。然而商代甲骨文中无司士之官,上面所引《师》中已有司士,恐怕把上述五官看作周制较为符合事实。(2) 春秋时晋国设置。《左传·成公十八年》:“荀宾为右,司士属焉。”司士为戎右的属官,掌教勇力之士。勇力之士指一般车右(兵车每乘各有车右)预备队,需要时选任车右。又《周礼·夏官》之属有司右,掌群右及国之勇士的政令。其职任相当于晋国的司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