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寿寺塔❶辽代建筑。俗称白塔。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白塔小学院内。据塔内地宫中出土的石函上镌刻的铭文记载,其始建年代为辽乾统七年(1107)。该塔在明代神宗及清代康熙年间曾进行修葺。其建筑平面为八边形,每边长约3.5米,塔刹顶端标高约26米,塔体由青砖砌筑,密檐实心结构,塔檐共11级,每层檐下均置砖斗拱,塔身的八个侧面均嵌佛龛一座,其内各祀浮雕坐佛一尊。塔体内有三个空间极小的穴室,分别为天宫、中宫、地宫,其内存放舍利事等佛教祀物。该塔1956年因面临倒塌,被拆除。 ❷佛教建筑。位于辽宁开原城内西南角。因塔的北面有崇寿寺,而得名。金正隆元年(1156)建,是“金上京都僧录宣微弘理大师”行广的基塔。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66米,收度大,呈锥形。第一层檐下斗拱为夹砖木造,有别于其它砖塔纯用砖雕斗拱的特点。塔的基座早已部分毁坏,砖雕宝盖、飞天、佛象多为残缺。 
崇寿寺塔 崇寿寺塔 崇寿寺塔位于辽宁省老城内西南隅。建于金正隆元年(1156),是埋葬金上京都僧录宣微弘理大师行广之僧塔。塔为砖砌八角十三级,密檐式 ,高45米。塔的第一层檐下有夹砖木造斗栱,和其他砖塔纯用砖雕斗栱不同。塔上原来每一层都有宝镜、风铎,清代诗人赵允昌有“遥望浮屠插碧空,晴霞拥护倍玲珑。层层宝镜朝含彩,面面风铃晓映红”的题咏。塔的北面原有崇寿寺,故称崇寿寺塔。寺今已不存。 ☚ 3. 开原市 4. 西丰县 ☛ 0000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