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峨眉话峨眉山市通行的汉语西南官话方言。通常以市区的话为代表。属于四川话人声独立区中人声为高平调一类。与乐山话较接近。同四川话其他方言点相比,主要语言特点是: 声母19个,基本同乐山话, 但 [ts]、 [ts]、 [s]、 [z] 可以自由变读为 []、 [ ]、 [ʂ] 、 [ʐ]; 韵母36个, 比乐山话多 [iā]、 [yā] 两类, 同乐山话一样, 人声字韵母与相应的舒声韵不同,如 [a]、[ia]、[ua] 逢入声字读 [æ]、 [iæ]、 [uæ], [ ] 可自由变读[ ], [an]、 [ian]、 [uan]、 [yan]读成鼻化韵[ā]、[iā]、[uā]、[yā]; 声调同乐 山话一样有五类,但调值不同: 阴平44,阳平21,上声42,去声13,入声55; 有些中古的去声字读成入声,如“过”、“据” 等;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字变读阳平,如 “怕怕 [??]”读 [??],“卖菜 [??]”读 [??]。有一些特殊的词汇、语法现象,如代词 “他”’ 说 [na],“这儿”、“这些”、“那儿,”说 “这儿古子”、“那儿古子”。表示方式的“这么”、 “那么”说 “这□ [??]”“那□ [na ]”。“什么地方” 说 “啥儿古子 [??] ”或 “啥儿古 [??]”; 量词 “块” 可用于表人和东西的名词,如 “一块客伙 (一位客人)”; 表被动用 “拿给 [ ] ”, 如 “杯子拿给他打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