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 峨眉山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南,属邛崃山脉,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周围千里。《峨眉郡志》:“云鬘凝翠,鬓黛遥妆,真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山上寺宇始建于东汉。初流行道教。唐代,佛教日兴,成为全国佛教盛地。至明、清,寺庙近百座。文献中记有峨眉僧道的武迹。周潜川《内功导引按蹻术》,称“峨眉十二庄”为南宋末季峨眉僧白云禅师编创。《荆川先生文集·峨眉道人拳歌》描述了明代峨眉道人演武的英姿。《手臂录》收有明代峨眉僧普恩传出的“峨眉枪法”。《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峨眉僧》记述一来自峨眉的僧人,在天童寺击败王征南弟子张某。近代武坛以此山名,命名于当地武术,统称之为“峨眉武术”。 ☚ 泉州少林寺 武当山 ☛ 峨眉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著名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峨眉山市西南7千米。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 而得名。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千米,面积约115平方千米。山坡西缓东陡。东坡为逆向坡,另有断层崖,山势险峻。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高出东麓峨眉平原2600米。形成于新第三纪末。山体主要由碳酸盐岩、花岗岩、玄武岩和砂页岩等构成,地层时代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三叠系沉积相当典型,被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已建有多个标准地质剖面。山上动植物种类繁多,计有动物2000余种,植物3000余种,且多珍稀种类,动物中如枯叶蝶、风蝶、髭蛙、弹琴蛙、树蛙、大蚯蚓等为峨眉山所特有,植物中有第三纪孑遗植物珙桐、银杏、洪椿、桫椤等。是全省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中药材资源丰富。山上蕴藏着磷灰石、白云石,山簏有煤、铜、石灰石等矿产。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以其雄、秀、幽、奇、幻著称于世,素有 “峨眉天下秀” 之誉。主要景点有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清音阁、仙峰寺、洗象池、洪椿坪、金顶等,有佛光、云海、日出、圣灯四大自然奇观。 峨眉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主峰万佛顶海拔3079.3 m,周围500 km。有石龛100余个,大小洞40个,唐宋时,有寺庙100余座,僧尼1700余人。现开放寺庙24座,其中万年寺、报国寺、洪椿坪、洗象池收藏有许多佛教文物,为全国重点保护寺庙。 峨眉山 峨眉山峨眉山又称“大光明山”,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15平方公里。主峰金顶的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国仙山而驰名中外,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享有“峨眉天下秀”的赞誉。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这里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森林覆盖率达87%。峨眉山有高等植物242科,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1/10,其中仅产于峨眉山或在峨眉山发现,并以峨眉定名的植物就达100余种。峨眉山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已知动物2300多种。峨眉山万年寺有动物2000余种,植物3000余种,且多珍稀种类,动物中如枯叶蝶、凤蝶、弹琴蛙、树蛙、大蚯蚓等为峨眉山所独有,植物中有第三纪孑遗植物珙桐、银杏、洪椿等。峨眉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主要景点有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清音阁、仙峰寺、洗象池、洪椿坪、金顶等,有佛光、云海、日出、圣灯四大自然景观。这里是研究世界生物区系等具有特殊意义问题的重要地点。 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无不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峨眉山上寺庙林立,其中以报国寺、万年寺等“金顶八大寺庙”最为著名。 峨眉山1996年被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地址:峨眉山市黄湾乡 邮编:614200 电话:86-833-5520455 ☚ 青城山 四川省博物馆 ☛ 峨眉山 218 峨眉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峨眉县。因山势美似长眉而名。自古即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东汉起创建寺庙,后历代增修,盛时达百余处,现存有20余座。主要名胜在山麓报国寺至山顶之间,约60公里。有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万年寺、金顶等。日出、云海、宝光为峨眉三大自然奇观。峨眉山索道已建成。 ☚ 蜀南竹海 缙云山 ☛ 峨眉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县境内。著名的游览胜地。主峰万佛顶3099米。山中数十座寺院,隐现在奇峰秀谷之间。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参见“旅游学”中的“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西南10公里。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主峰万佛顶海拔3137米。山势逶迤,雄秀幽奇,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称誉。游程约60公里,胜景、古迹主要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万年寺、金顶等。金顶危崖凌空,峭壁万仞,是观日出、云海、宝光奇景的最佳处。 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城西南7公里处,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佛教四大名山。因山势逶迤,“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而得名。山的最高处万佛顶,海拔3137米。从登山起点——报国寺到峨眉金顶,计程约60公里。山中胜景、古迹很多,有报国寺、伏虎寺、消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万年寺、金顶等。山势高低不一,气候差别很大,低山区属亚热带,中山区属温带,高山区属亚寒带。植物呈垂直分布,多达3000种,动物种类也很丰富。 ☚ 乐山大佛 遵义会议会址 ☛ 峨眉山 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市西南,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主要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山形如峨眉,故名。有大峨、二峨、三峨之分,现游览地为大峨。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气势巍峨,由山麓到峰顶约50公里,有石径盘旋,直上云霄。山上寺庙创建于东汉,是道教庙宇,唐宋以后佛教趋于兴盛,在此增建大批佛寺。明清时达到极盛,大小寺庙近百座。后逐渐破坏,民国时寺庙不及半数,现已将重要寺庙和园林修葺一新。 报国寺建于明万历年间,寺内有四重正殿,依山而建,逐渐升高,寺中殿宇门窗雕刻精巧,楼台亭阁分布匀称。四周青松翠柏,衬托着殿宇,更显得古朴庄丽。寺内著名的文物有明代永乐年间的彩釉瓷佛一尊,高2.4米。另外前殿有明代铸造的紫铜质华严塔,高7米,14层,塔上铸华严经的全部经文和小佛像4700余尊。 报国寺西一公里处有一座伏虎寺,始建于唐代,清代重修。寺内有一种奇异的景象: 寺周围楠木长得郁郁葱葱,但屋顶上终年不存败叶,康熙为此曾题 “离垢园” 匾额一方。由伏虎寺往上走约10公里,即到圣寿万年寺,原有的七重殿宇,现仅存明代无梁殿一座,其他均为解放后重建。殿系砖砌拱券方形建筑,顶呈穹窿形,顶上绘有手持琵琶、箜篌、芦笙、笛子的四个仙女。殿内有普贤菩萨骑白象的铜铸像一尊,高7.3米,重62吨,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所铸。大殿四壁上都有横龛六道,供小铜佛307尊,下部有小龛24个,各供小铁佛一尊。寺内有一水池,相传唐代僧人濬公曾在此为李白弹琴。李白为此写下了著名的 《听蜀僧濬弹琴》 这首诗: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人说蜀僧濬抱着绿绮琴,从峨眉峰上下来为自己弹奏。挥手一拨琴弦,如听松涛在千山万壑间响起。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为他鼓琴,他能听出琴音中志在高山流水的意思,被伯牙引为知音。这里用流水的典故,形容诗人能识蜀僧濬的琴音,琴音之清亮,曲调之感人,又使人闻之如同流水从心上洗过一般舒畅。琴声的余音融进霜天回荡的钟声,不知不觉之间秋云渐暗,暮霭已笼罩了碧山。这首名诗为峨眉山更增添了诗意。 万年寺南有一座名称独特的古寺,叫做洪椿坪,全寺有大殿三重,前殿有一座千佛莲灯,高2米,直径1米。灯上雕有七条纹龙,几百个佛像,工艺精细。寺院附近有三株古椿树,一株被火焚,残骸仍立于寺前,一株长在山崖,山崩时被毁;现仅存一株,立于深谷,至今枝叶繁茂,异常高大,据鉴定树龄已达1500年。夏天清晨雾雨霏霏,“洪椿晓雨” 是峨眉胜景之一。 洪椿坪往西可到仙峰寺,周围有珍贵植物珙桐,花朵为白色,形如鸽子展翅,俗名鸽子树。寺右几百米有九老洞。仙峰寺和北边的遇仙寺环境都很幽雅,是避暑胜地。周围有群猴栖息,常随游客讨东西吃,为游人增添了不少乐趣。遇仙寺西北有洗象池,传说是普贤所乘白象洗浴的地方。殿内观音、地藏和大势至菩萨,衣纹飘逸,体态端方。大殿位于钻天坡顶上,周围一片冷杉林,每当碧空万里,月朗中天,在此赏月,如入仙境,所以 “象池夜月” 也是峨眉一景。从洗象池向南上山,再经过几处景观,就到达峨眉山顶峰——金顶。顶上原有古寺普光殿,铜造的殿堂已被雷击毁,现尚存铜碑,碑上刻着铜殿建造的经过, 从碑文可知铜殿内原有普贤菩萨,旁列万佛,门上还有阴刻的全蜀山川路图。现铜碑存在附近的卧云庵,庵左有睹光台,是观看峨眉日出、云海和佛光的地方。 峨眉山顶的佛光是一大奇观: 每当中午以后,太阳高悬天空,山中云气铺满岩谷,在平平的云海上就会出现一个直径几公尺的彩色圆环,颜色越来越浓。外红内紫,极其美丽。因这里是普贤道场,所以人们把这种景象与佛联系起来,称之为佛光。看佛光的人背向太阳,圆环里就会出现自己的影子。佛光的种类很多,高低大小远近不同,都取决于太阳的位置和云海的状况。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全圆; 第二圆而下部稍缺; 第三似彩虹形,虹下另有一圆环; 第四双层圆环。佛光最难得的有两种,第一种是清现: 山谷中没有一点云,突然出现一个彩环,衬托在下面的青山翠岭看得清清楚楚。第二种是反现: 佛光不在下午出现,而在早晨出现,不出现在东方的岩下而出现在西方,这是佛光中最奇特的,极为少见。佛光的出现,一定要在太阳不被云遮之时,这是日光反照的关系,和雨后天晴空中出现彩虹的道理相似。 ☚ 九华山 黄山 ☛ 峨眉山 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市西南,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主要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山形如峨眉,故名。有大峨、二峨、三峨之分,现游览地为大峨。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气势巍峨,由山麓到峰顶约50公里,有石径盘旋,直上云霄。山上寺庙创建于东汉,是道教庙宇,唐宋以后佛教趋于兴盛,在此增建大批佛寺。明清时达到极盛,大小寺庙近百座。后逐渐破坏,民国时寺庙不及半数,现已将重要寺庙和园林修葺一新。 报国寺建于明万历年间,寺内有四重正殿,依山而建,逐渐升高,寺中殿宇门窗雕刻精巧,楼台亭阁分布匀称。四周青松翠柏,衬托着殿宇,更显得古朴庄丽。寺内著名的文物有明代永乐年间的彩釉瓷佛一尊,高2.4米。另外前殿有明代铸造的紫铜质华严塔,高7米,14层,塔上铸华严经的全部经文和小佛像4700余尊。 报国寺西一公里处有一座伏虎寺,始建于唐代,清代重修。寺内有一种奇异的景象:寺周围楠木长得郁郁葱葱,但屋顶上终年不存败叶,康熙为此曾题“离垢园”匾额一方。由伏虎寺往上走约10公里,即到圣寿万年寺,原有的七重殿宇,现仅存明代无梁殿一座,其他均为解放后重建。殿系砖砌拱券方形建筑,顶呈穹隆形,顶上绘有手持琵琶、箜篌、芦笙、笛子的四个仙女。殿内有普贤菩萨骑白象的铜铸像一尊,高7.3米,重62吨,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所铸。大殿四壁上都有横龛六道,供小铜佛307尊,下部有小龛24个,各供小铁佛一尊。寺内有一水池,相传唐代僧人濬公曾在此为李白弹琴。李白为此写下了著名的 《听蜀僧濬弹琴》这首诗: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说蜀僧濬抱着绿绮琴,从峨眉峰上下来为自己弹奏。挥手一拨琴弦,如听松涛在千山万壑间响起。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为他鼓琴,他能听出琴音中志在高山流水的意思,被伯牙引为知音。这里用流水的典故,形容诗人能识蜀僧濬的琴音,琴音之清亮,曲调之感人,又使人闻之如同流水从心上洗过一般舒畅。琴声的余音融进霜天回荡的钟声,不知不觉之间秋云渐暗,暮霭已笼罩了碧山。这首名诗为峨眉山更增添了诗意。 万年寺南有一座名称独特的古寺,叫做洪椿坪,全寺有大殿三重,前殿有一座千佛莲灯,高2米,直径1米。灯上雕有七条纹龙,几百个佛像,工艺精细。寺院附近有三株古椿树,一株被火焚,残骸仍立于寺前,一株长在山崖,山崩时被毁; 现仅存一株,立于深谷,至今枝叶繁茂,异常高大,据鉴定树龄已达1500年。夏天清晨雾雨霏霏,“洪椿晓雨”是峨眉胜景之一。 洪椿坪往西可到仙峰寺,周围有珍贵植物珙桐,花朵为白色,形如鸽子展翅,俗名鸽子树。寺右几百米有九老洞。仙峰寺和北边的遇仙寺环境都很幽雅,是避暑胜地。周围有群猴栖息,常随游客讨东西吃,为游人增添了不少乐趣。遇仙寺西北有洗象池,传说是普贤所乘白象洗浴的地方。殿内观音、地藏和大势至菩萨,衣纹飘逸,体态端方。大殿位于钻天坡顶上,周围一片冷杉林,每当碧空万里,月朗中天,在此赏月,如入仙境,所以“象池夜月”也是峨眉一景。从洗象池向南上山,再经过几处景观,就到达峨眉山顶峰——金顶。顶上原有古寺普光殿,铜造的殿堂已被雷击毁,现尚存铜碑,碑上刻着铜殿建造的经过,从碑文可知铜殿内原有普贤菩萨,旁列万佛,门上还有阴刻的全蜀山川路图。现铜碑存在附近的卧云庵,庵左有睹光台,是观看峨眉日出、云海和佛光的地方。 峨眉山顶的佛光是一大奇观: 每当中午以后,太阳高悬天空,山中云气铺满岩谷,在平平的云海上就会出现一个直径几公尺的彩色圆环,颜色越来越浓。外红内紫,极其美丽。因这里是普贤道场,所以人们把这种景象与佛联系起来,称之为佛光。看佛光的人背向太阳,圆环里就会出现自己的影子。佛光的种类很多,高低大小远近不同,都取决于太阳的位置和云海的状况。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全圆;第二圆而下部稍缺; 第三似彩虹形,虹下另有一圆环; 第四双层圆环。佛光最难得的有两种,第一种是清理: 山谷中没有一点云,突然出现一个彩环,衬托在下面的青山翠岭看得清清楚楚。第二种是反现: 佛光不在下午出现,而在早晨出现,不出现在东方的岩下而出现在西方,这是佛光中最奇特的,极为少见。佛光的出现,一定要在太阳不被云遮之时,这是日光反照的关系,和雨后天晴空中出现彩虹的道理相似。 ☚ 九华山 黄山 ☛ 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县城西南7公里。因山势如眉得名。为蚀余山。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等山峰组成。大峨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山的中、下部分布着花岗岩、变质岩及石灰岩,山顶部盖有玄武岩。登山途经不同的岩性区则地貌形态各异:在石灰岩区可见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在花岗岩与变质岩区则有水流深切的沟谷形态;在玄武岩组成的大峨山顶则呈向南倾斜的平缓熔岩平台景观。万佛顶、千佛顶和金顶同在一个熔岩平台之上。山势挺拔,林茂清秀美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山下为亚热带,山上变为寒温带。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避暑、旅游、休养、朝圣的胜地。 ☚ 鲁南山 岷山 ☛
峨眉山 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山市。海拔3099米。有大峨、二峨、三峨、四峨等山,面积为115平方公里。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而得名,兼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与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山上寺庙创建于东汉,历代续有增修。明清时山上梵宇林宫多达150余处,清以后寺庙多已破败,1949年后方经修葺。主要寺宇有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清音寺、仙峰寺、金顶正殿、白龙寺、雷音寺、纯阳寺、遇仙寺、神水寺、洪椿坪、洗象池等。峨眉山叠嶂层峦,林木葱丽,流泉飞瀑,处处皆景,引人入胜。大峨山“三顶”——金顶、千佛顶、万佛顶,风景绝佳。云海、宝光、佛灯、日出,是金顶四大自然奇观。峨眉山生长着3000多种植物。其中属于国家一、二、三类的保护植物有36种。如世界上稀有的珙桐、桫椤、桢楠、洪椿树、冷杉、箭竹等。山上动物1000多种,其中有大熊猫、苏门羚、岩鸽、胡子蛙、弹琴蛙、山溪鲵、枯叶蝶等珍贵动物。 ☚ 黑龙潭 槽渔滩风景旅游区 ☛ 峨眉山e mei shanMount Emei 峨眉山Mt.Em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