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凤台县 茅仙洞 ☛
峡山口
古称峡石、峡石口。位于凤台县城西南4公里处。由东、西峡石山夹峙淮河两岸而得名。这里是淮河弯折段,河水西来北折又在此受束,奔流湍急,声势夺人,被称为“淮河小三峡”的第一峡。世传大禹治水,开硖石山以通淮水。山上建有禹王庙,今存遗址。硖石口地势极为险要,自古为屯兵之地,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事,著名的“淝水之战”中,晋军据峡石以守,与前秦军对峙近一个月,直至取胜。峡山口作为长淮津要,古籍有建城的记载,《水经·淮水注》记有峡石“对岸山上结二城以防津要”。光绪《凤阳府志》还记有禹王山腰与长山北麓均有南梁所筑城垒,这四处城址“相距不及五里”。现山沟村保存有城下水道。西峡石居民区里,古城遗址尚在,可见古巷、青石路、旧宅墙等,还有禹王殿、启母殿遗址。西南峭壁上,有宋夏松筑城摩崖石刻,纵约0.2米,宽约1.5米,记述了南宋朝廷命筑城以御北兵事。
峡山口山河险峻,景色苍雄,明人傅君锡《硖石晴岚》诗有“朝霞暂卷岚光霁,旭日初匀树色斓”的描绘。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游峡石也有诗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