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峡山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峡山口 峡山口古称硖石口,位于县城西南4公里处,有“淮河小三峡第一峡”之称。清光绪《重修凤台县志》载:“硖石两麓交错,阻遏河流,禹凿宽两山而疏之。”霸王山、禹王山壁立南北,淮水奔流其间,古为据险屯兵之地。东晋龙骧将军胡彬曾在此抗击苻融军。西硖石居民区内石巷纵横,青石道路,老宅旧墙,古风犹存。原有“层楼杰阁,耸峙千霄”的禹王庙,久已圮废,今存遗址。西南峭壁上,有宋夏松筑城摩崖石刻,记述南宋朝廷命筑城以御元兵入侵事。明人傅君锡有《硖石晴岚》诗:“何时凿得此名山,夹束淮水列两班。鸟度高峰千仞窈,人行空硖几层湾。” ☚ 8. 凤台县 茅仙洞 ☛ 峡山口 峡山口古称峡石、峡石口。位于凤台县城西南4公里处。由东、西峡石山夹峙淮河两岸而得名。这里是淮河弯折段,河水西来北折又在此受束,奔流湍急,声势夺人,被称为“淮河小三峡”的第一峡。世传大禹治水,开硖石山以通淮水。山上建有禹王庙,今存遗址。硖石口地势极为险要,自古为屯兵之地,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事,著名的“淝水之战”中,晋军据峡石以守,与前秦军对峙近一个月,直至取胜。峡山口作为长淮津要,古籍有建城的记载,《水经·淮水注》记有峡石“对岸山上结二城以防津要”。光绪《凤阳府志》还记有禹王山腰与长山北麓均有南梁所筑城垒,这四处城址“相距不及五里”。现山沟村保存有城下水道。西峡石居民区里,古城遗址尚在,可见古巷、青石路、旧宅墙等,还有禹王殿、启母殿遗址。西南峭壁上,有宋夏松筑城摩崖石刻,纵约0.2米,宽约1.5米,记述了南宋朝廷命筑城以御北兵事。 ☚ 鹞落坪 张公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