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岳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岳飞1103—1142

岳飞


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佃农出身。北宋末年应募抗金。任秉义郎。南宋王朝建立,因上书高宗反对南迁,被革职。不久从宗泽守卫开封,与金人作战有功,擢为留守司统制。泽死,随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他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抗金,成为宋朝廷中坚决抗金之代表人物。其军队纪律严明,人称“岳家军”。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建炎四年(1130年)金军北撤,他攻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绍兴四年(1134年)大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兴办屯田,建立抗金基地,因功擢为清远军节度使。此期间曾先后两次镇压农民起义军。绍兴五年(1135年)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结纳太行义军首领梁兴等,进军中原,击败伪齐,屡次建议大举北进。绍兴九年(1139年)高宗、秦桧与金议和,他上表反对。次年金兀术毁约再度南侵,他率领大军于郾城(今属河南)大破金军主力,进兵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市西南),河北豪杰群起响应。正欲乘胜收复京城所有失地,高宗、秦桧却欲尽弃淮北之地以求和,恐诸将不服,乃设谋尽收诸将兵权。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一日之内下十二道金牌催他班师。他悲愤交集,慨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遂退守鄂州,已收复之北方大片领土又被金军夺去。绍兴十—年(1141年)被召至临安,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为高宗、秦桧以“莫须有”之罪名杀害,其子云及部将张宪同时被害。孝宗时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遗著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诗词散文皆慷慨激昂,《满江红》词,尤为世所传颂。
岳飞

岳飞

民间传说中的民族英雄形象。是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1103—1142)为原型而塑造的。其传说在南宋时已见诸笔记,如南宋周密撰《齐东野语》中有《岳武穆逸事》、《岳武穆御军》。口承的传说流布于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安徽、河北等地,作品大多描绘岳飞和他率领的岳家军在抗击异族入侵者的斗争中的战绩和大无畏的气概,表现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位民族英雄拥护、爱护和怀念,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代表性作品如《书写〈出师表〉》、《欢潭》、《延佑观题字》、《岳飞大战牛头山》、《焦饭团》、《岳飞的系马桩》、《驻马铺》、《豉母冢》、《精忠柏》。

☚ 包公   海瑞 ☛
岳飞

岳飞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身经百战,屡败金军,功勋卓著,后被投降派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罪名诬害而死。孝宗时谥武穆。其词仅存二首,其中《满江红》(怒发冲冠)充满了报国杀敌的坚强意志和信心,激切动人,千古传诵。有《岳忠武王集》。

☚ 胡铨   蔡松年 ☛

岳飞

岳飞

小说《说岳全传》中人物。年轻时即有爱国大志,岳母曾于其背刺“精忠报国”四字,以坚其心。金兵大举南犯,乃毅然应募从军。军令严明,体恤部下,身先士卒。所建“岳家军”,屡战屡胜,使金军统帅兀术多次陷入绝境。但对最高统治者愚忠,终为秦桧以“莫须有”罪名陷害而死。其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清张大复《如是观》传奇、戏曲传统剧目《岳母刺字》、昆剧传统剧目《翠楼败金》等均演其事。

☚ 杨志   牛皋 ☛
岳飞

岳飞

七幕话剧。王泊生著。1935年7月济南山东省立剧院初版。山东省立剧院丛书甲种。

☚ 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   悲秋话剧集 ☛

岳飞

岳飞

四幕话剧。顾一樵著。1932年3月9日初稿。1939年12月1日再稿。1940年4月重庆商务印书馆初版。

☚ 红缨枪   忠义之家 ☛

岳飞

岳飞

四十四场新歌剧。田汉著。初刊1940年桂林《戏剧春秋》第1卷第1、2期。1941年10月桂林白虹书店初版。

☚ 忠王李秀成   夜猫张 ☛
岳飞

岳飞1103—1142

字鹏举,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入伍。建炎中,为东京留守宗泽部下统制。泽死,南下。建炎四年(1130),拦截南掠后北撤金兵,收复建康,迁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绍兴间,与伪齐、金兵战,屡立战功。四年(1134),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节度使。七年,拜太尉,湖北、京西路宣抚使。九年,进开府仪同三司。十年,授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挥师北伐,连克蔡州、郑州、洛阳,取得郾城大捷,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命退兵。次年,授枢密副使,被罢兵权,寻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年仅三十九。孝宗朝,复官。淳熙五年(1179),追谥武穆。宁宗朝追封鄂王。宝庆元年(1225),改谥忠武。《宋史》有传。事迹详其孙岳珂所编《金陀粹编》及《续编》。明清以来,为岳飞编撰年谱、年表及评传不下数十种,以今人邓广铭《岳飞传》、王曾瑜《岳飞新传》为胜。《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有词二首。其《小重山》一首,原见《金陀粹编》卷一九。《满江红》一首,自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置疑以后,今人考辨之文甚多。

☚ 俞处俊   邵缉 ☛

岳飞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军事家、文学家。家世务农。少年应征入伍,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历授少保、河南北路招讨使、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因坚持抗金,反对和议,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孝宗时复飞官,追谥武穆,后改谥忠武。宁宗嘉定四年追封鄂王。著有《岳武穆集》十卷。
索引:岳飞,鹏举,少保、鄂王,武穆、忠武。

《岳飞》

清·毕沅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11),皆铠以习之(12)。卒(13)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14)。者,立斩以徇(15)。卒夜宿,民开门愿纳(16),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17)”。卒有疾,亲为调药(18)。诸将远戍(19),飞妻问劳(20)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21)。有颁犒(22),均给军吏,秋毫无犯(23)。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24),尽召诸统制(25),谋定而后战(26),故所向克捷(27)。猝遇敌,有动(28)。故敌为之语曰:“撼(29)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30)一不可。”每调军食(31),必蹙额(32)曰:“东南民力竭矣(33)!”好贤礼士,雅歌投壶(34),恂恂(35)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注释】①本文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岳飞(1103年—1142年),南宋初抗金名将。相州汤阴(今河南境内)人,字鹏举。建炎四年(1130年)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所部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称“岳家军”。绍兴九年(1140年),高宗、秦桧与金议和,他上表反对。次年完颜宗弼(bì)进兵河南,他出兵反击,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今河南漯河)大败金军。时高宗、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回临安后,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谥鄂王。

②〔事亲至孝〕伺奉父母亲最为孝顺。

③〔家无姬侍〕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

④〔吴玠(jiè)素服飞〕吴玠向来敬重佩服岳飞。

⑤〔饰名姝(shū)遗(wèi)之〕把出名的美人打扮好赠送给他。姝,美女。遗,赠送。

⑥〔宵旰(gàn)〕称颂帝王日夜操劳。

⑦〔却不受〕推却不接受。

⑧〔爱〕吝惜。

⑨〔惜〕吝惜,可惜。

⑩〔师每休舍〕军队每次休整。师,军队。休舍,休息。

(11)〔注坡跳壕(háo)〕跑下山坡,跃过壕沟。注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

(12)〔铠以习之〕穿着沉重的铠甲去练习。之,代之“注坡跳壕”一类的军事训练。

(13)〔卒(zú)〕士兵。

(14)〔束刍(chú)〕捆草成束。

(15)〔徇(xùn)〕对众宣示。

(16)〔纳〕接纳。

(17)〔掳(lǔ)掠〕抢劫,劫掠。

(18)〔调(tiáo)药〕调和药剂。

(19)〔远戍(shù)〕到偏远的地方去防守。

(20)〔问劳〕慰问犒(kào)劳。

(21)〔育其孤〕抚育他们的孩子。

(22)〔颁犒〕皇上赏赐犒劳的东西。

(23)〔秋毫无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

(24)〔举〕举动,这里指军事行动。

(25)〔统制〕官名。

(26)〔谋定而后战〕谋略确定下来才进行作战。

(27)〔所向克捷〕军队所去之处,都能取得胜利。克,能够。

(28)〔猝(cù)遇敌,有动〕突然遇到敌人也能有应急行动。猝,突然。

(29)〔撼(hàn)〕撼动。

(30)〔阙(què)〕通“缺”,缺少。

(31)〔每调(diào)军食〕每次征集调运军粮。调,征调。

(32)〔蹙(cù)额〕皱眉,愁苦的样子。

(33)〔东南民力竭矣〕东南部百姓的财力应该枯竭了吧。东南,南宋初期,朝廷偏安江南,即北宋版图的东南部,军队粮饷都来自这一地区。民力,老百姓的财力。

(34)〔雅歌投壶〕泛指各种娱乐活动。雅歌,风雅的歌吟。投壶,宾主依次用箭投向盛酒的壶口,以投中多少决出胜负,输者饮酒。

(35)〔恂恂(xúnxún)〕温顺恭谨的样子。

【译文】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吴玠向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吝惜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如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和药剂。将领们到远方防守边关,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亲往吊唁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岳飞)善于以少打多。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谋略确定之后才开始打仗,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而有适当的应对。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张俊曾经请教战术,岳飞说:“仁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一个都不可以。”每次征调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士,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字数:2356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40-442页.

岳飞 - 原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初中古诗文 - 可可诗词网

岳飞

【题 解】

本篇文章节选宋纪124卷,作者在断断续续地叙述了岳飞一生的战斗历程及其被害过程后,写了这段结论性的文字。这是对岳飞其人一生行事的总结,同时也是一篇简洁生动的人物传记。岳飞(1103—1141),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在二十年的军旅生涯中,岳飞以其非凡的才干,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古代著名的人民英雄,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篇文章选取了岳飞的几个生活片段,写他上孝父母、忠皇帝,下爱百姓将士,治军严、信、仁、勇、智,从多层次、多角度表现了他精忠报国的高贵品质,以及超乎寻常的忠义肝胆和杰出的才能。

全文详略得当,有分寸。首先,集中笔墨写了岳飞杰出的军事才能,写他上孝父母、尽忠皇帝是铺垫,关心百姓和将士疾苦是补充,各部分用笔协调。其次,记叙上笔墨变化有致,文章第一层用对话表现岳飞的精神世界;第二层以行动为主,展示了岳飞治军的种种作为,记言记事结合,相映成辉,格外生动,是一篇简洁生动的人物传记。


岳飞 - 民间神文化 - 可可诗词网

岳飞

 《睽车志》卷一:
 岳侯死后,临安西溪寨军将子弟因请紫姑神而岳侯降之,大书其名。
 众皆惊愕,谓其花押则宛然平日真迹也。复书一绝云: “经略中原二十秋,功多过少未全酬,丹心似石今谁愬,空有游魂遍九州。” 丞相秦公闻而恶之,擒治其徒,流窜者数人,有死者。
 《宋人轶事汇编》卷一八引 《三柳轩杂识》:
 陈文龙志忠,度宗朝状元也。初文龙入太学,累试不入格。太学守土之神,岳侯也。
 《七修类稿》 卷一七:
 宋太学即今按察司,武穆王宅亦其地也,故银瓶之井存焉。而太学宋时土地,即以穆王主之。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八:


 

岳元帅——靖魔大帝 (北京白云观藏画)


 按 《浙江通志》,岳武穆王庙在杭州府栖霞岭墓侧。初,孝宗即故智果院为庙祀王,赐号褒忠。
 宁宗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岳飞传》) 理宗宝庆元年改谥忠武。(《汤阴县志》)明代宗景泰年赐庙额曰精忠,令有司春秋致祭。(《汤阴县志》)。
 《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九:
 (宋徽宗时,关羽现于宫中)帝问张飞何在,羽曰:“飞与臣累劫兄弟,世世为男子身,在唐为张巡,今已为陛下生于相州岳家。他日辅佐中兴,飞将有功。” 相州汤阴岳和,存心宽厚,妻姚氏尤贤。有娠昼寝,一铁甲丈夫入曰: “汉翼德,当住此。” 醒产一子,有大鸟若鹄,飞鸣屋上,因名飞。
 《列仙全传》卷六:
 (吕洞宾) 自称回道人。宋政和中,宫中有祟,白昼见形。盗金宝妃嫔,林灵素王文卿诸人治之,息而复作。上精斋虔祷奏词,凡六十日。昼寝,见东华门外有一道士,碧莲冠、紫鹤氅,手持水晶如意,揖上曰:“臣奉上帝命,来治此祟。”即召一金甲丈夫,捉祟劈而啖之且尽。上问丈夫何人,道士曰:“此乃陛下所封崇宁真君关羽也。” 上勉劳再四,因问张飞何在,羽曰:“张飞为臣累劫,世世作男子身,今已为陛下生于相州岳家矣。” 上问道士姓名,道士曰:“臣姓阳,四月十四日生。”梦觉录之,知其为洞宾也。自是宫禁帖然。遂诏天下有洞宾香火处,皆正妙通真人之号。后岳武穆父果梦张飞托世,故以飞命名。
 《北平风俗类征·岁时》:
 东岳庙有七十二司,相传速报司之神为岳武穆,最著灵异,凡负屈含冤,心迹不明者,率于此处设誓盟心,其报最速,阶前有秦桧跪像,见者莫不唾之。
 [案] 岳飞之名望事迹,家喻户晓,自无庸赘言。其死也,世人祀为神,亦势之必然。唯宋代仅奉为土地之神,地位不甚崇高。明人传说,以岳飞为张飞、张巡之后身。又称其代关羽为佛寺护法伽蓝。(见关圣帝君及伽蓝条) 至近代,又有谓其为东岳速报司之神者。而闽台一带,又将岳飞与关羽、吕洞宾、灶君、王灵官合祀为 “五恩主”。
岳飞

岳飞1103—1141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宣和间应征起行伍,与金人战,累立战功,历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进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双不附和议,为秦桧所陷,死大理寺狱;孝宗朝追封鄂王,谥武穆,后改谥忠武。今存词三首,悲慨激昂。

☚ 胡铨   孙道绚 ☛
岳飞

岳飞

(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少年有气节,沉厚寡言,虽家贫,犹勤奋学习,好读《左传》及孙、吴兵法。生而有力,年未弱冠,挽三百斤弓,八石弩。后学射于周同,尽得周同射法,能左右开弓。宣和四年投军,身经百战,功劳卓著,成为抗战派代表人物。后被投降派诬陷入狱,绍兴11年12月29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岳飞不但是深怀韬略的名将,而且是武艺超群的英雄。他善于单骑突敌,尤善于以少破多。在平定“剧贼”陶俊、贾进和之役中,他单骑迎敌,斩敌军中一名舞刀而前的枭将,使敌军大败。从王彦渡河抗击金兵,他擒获金将拓跋耶乌,又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金将黑风大王。建炎三年,他以八百之众与王善、孔彦舟等五十万大军交锋,他左挟弓,右运矛,率先横冲敌阵,敌军大败。建炎四年,他单骑攻入常州“盗”郭吉的军营,杀死了拒不投降的敌将张威武。岳飞又善于训练士卒,十分注意用灵活的战术手段和战斗技艺来对付敌人的优势。军队休战时,他督课将士身穿重铠,练习注坡、跳壕,儿子岳云在练习注坡时骑的马绊倒,立刻被责以鞭打。金国有一支劲旅,人着重铠,三骑并联,号称“柺子马”,宋兵不能当。岳飞命步卒以麻札刀入阵,不许仰视,只砍马足,柺子马相连,一马仆则二马不能行,金军一万五千骑全败,金兀术哀叹:“自海上起兵以来,全仗柺子马收胜,现在完了。”正由于岳飞英勇善战,又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怀念,故民间武术界有不少托名于岳飞的拳派和拳、械套路。如形意拳即托名岳飞所传,此外,还有岳家枪、武穆枪之类的枪套传世。这些都无法从历史上找到根据,只能作为传说来看。

☚ 刘遂   刘完素 ☛

岳飞【同义】总目录


岳飞武圣
岳飞

066.岳飞(p929.3)

释文有云: “十年,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复大败金兵,进军朱仙镇。”
按:标点有失,于“南北”间必施顿号隔开而后可,即河南、河北也。如原式“河南北”连读,不辞,意不可解。

☚ 山巾子   崞县 ☛

岳飞1103—1142

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身农家。从周同习箭法,从陈广学枪法,入“冬学”习“村书”,文武双全。宣和四年(1122年),成丁从军,为“效用士”。六年以“敢死士”应召伐辽,抵燕京城下。靖康元年(1126年),参加平定军(今山西平定)守卫战,城陷回乡。冬,背刺“尽忠报国”,投康王赵构大元帅府,立战功,升武翼郎。建炎元年(1127年),上书指责黄潜善、汪伯彦,反对京师南迁,被削除军籍。投河北招抚司,被张所擢为统制,随王彦收复新乡,苦战太行山,刺杀金将黑风大王。因擅自行动论斩,宗泽释之。泽尝授以阵图,教以阵法,对以“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死,随杜充南下。三年,金兀术犯杭州,于广德狙击。四年,败金兵于常州、镇江,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奏请固守建康,增兵两淮,升通泰(今江苏南通、泰州)镇抚使。绍兴元年(1131年),拟订“连结河朔”战略。以“内寇不除、何以攘外”为由,讨平“游寇”李成、张用、曹成等,升都统制,授承宣使,屯戍江州(今江西九江),求田问舍。三年,镇压吉虔(今江西吉安、赣州)彭友、陈颙等农民起义,奏停“屠虔城”,诛首恶,赦胁从,收丁壮益兵。秋,高宗召见,赐御笔“精忠岳飞”制旗。所部“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英勇善战,人称“岳家军”。四年,第一次北伐,败金、齐联军,复襄阳六郡,为南宋立国收复失地之始。擢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郡开国侯,屯驻鄂州(今湖北武汉)。经营襄汉,招民“营田”,驻军屯田,制订以襄阳为基地、连结河朔、直捣中原、恢复故疆的计划。尝于鄂州凭栏瞰江,填《满江红》,表达“还我河山”的宏愿。五年,从张浚往镇杨么起义,“且招且捕”,诱降黄佐等,部将牛皋擒杀杨么。六年,第二次北伐,移屯襄阳,挺进中原,收复商(今陕西商县)、虢(今河南灵宝),逼近黄河,并联络太行义军,终因缺粮撤回。为南宋立国首次战略反攻。同年冬,金、齐反扑,目疾未愈,抱病第三次北伐,击退金、齐联军。拜太尉、宣抚使。九年,金朝求和,上书反对。第一次“绍兴和议”达成,力主“金人不可信”。十年,金兵南犯,以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第四次北伐,连克郑州、洛阳,大破兀术“拐子马”、“铁浮图”,取得郾城(今河南郾城)和颍昌(今河南许昌)大捷,进军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北方义军纷纷来归,乃以“直抵黄龙”相激励。正待渡河,高宗以十二道金牌急令退兵,而被迫班师。十一年夏,受召赴临安,削除兵权,任枢密副使。未几,秦桧奉高宗旨意诬其谋反,下狱。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罪名被害。时年三十九岁。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著有《岳忠武王文集》(一作《岳武穆遗文》)。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在军事史上占有相当地位。

岳飞1103—1142

南宋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字鹏举,河南汤阴人,曾任南宋枢密副使。出生农民家庭,少时家贫,跟随父亲务农,空隙刻苦读书习武。从20岁起先后四次从军,抗击金兵,解救百姓,报效国家。1142年1月27日,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时仅39岁。宋孝宗赵眘继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赠太师,赐谥“武穆”,迁葬于杭州栖霞岭下。岳飞的军人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四个字:忠、勇、廉、爱。一是忠于民族、忠于国家。精忠报国是他伦理思想的核心。为了消灭入侵金兵,收复中原,岳飞不顾个人安危写了《南京上皇帝书》,要求宋高宗“亲帅六军”北上,抗击金兵,结果被革职。他并不气馁,渡河北归时,又到河北招抚使张所处从军。1140年夏天,岳飞率兵大举北伐将直抵黄龙府打败金人时,宋高宗派人令其班师,岳飞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拒绝撤军,连克数城,直至接到高宗12道传令班师的金牌,其他友军被撤或受阻的情况下,才被迫撤军。二是英勇杀敌。他曾率领手下士兵冲入金营,夺敌旗杀敌军,一举拔了新乡。次日交战侯兆川,受伤十几处,全然不顾,再次打败金兵。三是为官廉洁。岳飞战功卓著,但不慕荣利,不恋爵位,赵构要为他营造府第,岳飞谢绝:“金人未灭,何以家为?”他的养子岳云,屡建奇功,他总不予上报。后来张俊察得实情,特旨岳云迁三级,岳飞力辞说:“士卒冒矢石,立奇功,才得沾一级,我儿岳云却连迁三级,何以服众?”四是爱护百姓。岳飞有句名言:“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成为岳家军的纪律,因此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岳飞被迫班师时,为了当地百姓安全迁走,又留驻五天。岳飞回朝后,又请准以汉上六郡安置南迁的百姓,深得民心。

岳飞

南宋将领。1103年生于相州汤阴(今属河南省)。1122年开始军旅生涯,任秉义郎。1133年,收复6郡,授清远军节度使。1126年金军南侵,岳飞加入抗金队伍。1130年与金军在承州交战,败退江南。1133年镇压了江西起义的农民军。1135年镇压了钟相、杨么起义。1136年,收复今豫西、陕南大片土地。1137年升任宣抚使。1140年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1141年被解除兵权,10月被秦桧诬陷入狱。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罪名与其子一起遇害,终年39岁。其父子所部军队被世人誉为“岳家军”。

岳飞

127 岳飞1103—1142

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相州汤阴(今河南开封)人。少贫以沙为纸,苦读诗书兵法,拜周同、陈广习箭法枪艺。宣和四年(1122),投军充秉义郎。南宋建立,上书反对南迁,被革职。从王彦于太行山抗金,又改从杜充、宗泽守开封,屡败金兵,后随杜充南下。他率孤军先于广德袭击金军,六战六捷;再于宜兴大破金军, 四战四捷; 又于静安镇大败金兀主力,斩敌将170余名,俘金兵800余名,一举收复建康。升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绍兴初,平定李成割据势力,镇压江西农民起义,高宗手书:“精忠岳军”制旗颁赐。四年,大破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6郡。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谭州制置使。五年,从张浚镇压杨么起义军。六年,联络太行义军,移军襄阳,收复蔡州等地,再败伪齐,官拜太尉。九年,反对和议招秦桧之忌。十年,在郾城(今河南郾城)大败金兀之“铁浮图”及“拐子马”,进驻朱仙镇,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北方义军相率来归,士气高涨。正拟直捣黄龙府之际,宋高宗、秦桧以12道金牌急令班师。未几,秦桧指使万俟等罗织罪名,被诬陷入狱。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须有”罪名被杀。时年39岁。宁宗时追封鄂王。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 韩世忠   俞大猷 ☛

岳飞

110 岳飞

南宋抗金将领。精忠爱国,率军抵抗金兵,屡战有功,收复失地,屡请大举北进,反对屈辱求和,曾以 “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激励部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制旗赐之,后被秦桧等诬陷谋反入狱,受审时袒露背部,示老母刺“精忠报国”四字,以表忠于国家之心。严于律己,作战必身先士卒,不居功受赏,生活俭朴,对子岳云约束甚严,不食财好色,有“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太平矣”的名言。英勇善战,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所部军纪严明,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之称。其 《满江红》词很有影响。

☚ 程颐   朱熹 ☛
岳飞

岳飞1103-1142Yue Fei

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今河南汤阴)。出身农家, 少年学射于名师周同,能左右射敌。北宋宣和四年(1122),真定宣抚刘招募勇士, 应募, 多次与盗贼作战取胜。后归宗泽部下, 在曹州等地作战多胜, 宗泽奇之, 并授以阵图。赵构即位,上书越职被罢官,投奔河北张所部,张所待他极厚, 命与部将王彦渡河作战。不久因与王彦有隙, 复投宗泽。宗泽死后, 隶于杜充部下。杜充投金, 他自领一军, 能秋毫无犯, 与金兵统帅兀术部作战屡胜。南宋绍兴三年 (1133) 镇压江西地区曹成等农民武装, 皇帝手书 “精忠岳飞”旗赠他。后齐军渡江南伐, 杨幺又在洞庭打败宋军, 形势紧张, 岳飞认为应先破齐, 遂率军与齐军作战, 收复荆襄之地。不久, 即率军擒杀杨幺, 受到张浚的赞许, 命驻师鄂州(今湖北武昌),作为江浙后援。他积极联络太行义军,屡次建议北伐。绍兴十年, 金军猛攻河南诸地, 受命支援, 亲率一路驻于郾城, 与兀术大将及龙虎大王所率金军决战, 重创金精锐拐子马, 大败金军, 随后又在颍昌击败金军。驱军抵朱仙镇 (今河南开封县西南)。金军极困, 兀术派人至河北募军, 竟无人应之。然而,宋高宗无意与金作战,急于议和, 召岳飞回京,岳飞泣泪班师。回朝后, 岳飞、韩世忠等三人分别叙功, 岳飞为枢密副使, 与张浚驻守楚州措置边防。绍兴十 一年, 以谋反罪被诬入狱, 不久后即遭屠戮, 同死者有其子岳云、其将张宪等人。他作战勇敢多智,善与部将合作, 有事与众将谋, 谋定乃战, 因此常能取胜。岳飞为恢复宋朝土地, 为保卫南宋政权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可歌可泣。他是 一位战争技艺高超的汉民族英雄。

☚ 钟相、杨幺起义   宋代的科举制度 ☛

岳飞

岳飞1103—1142Yue Fei

宋代名将、作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宣和间应募敢战士。其后在抗金战斗中屡立战功,拜太尉,授少保。绍兴十一年岁暮,被权臣秦桧诬陷下狱而死。岳飞在戎马倥偬中写作了不少洋溢着爱国激情的诗文。《五岳祠盟记》、《谢讲和赦表》等文,抒发抗敌复国的决心,语言朴实刚劲。《小重山》词表现壮志难酬的忧怨,深挚感人。《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尤为慷慨激越,历代传唱。但近代有学者对其真伪提出怀疑。有《岳忠武王文集》。

☚ 张元幹   陆游 ☛
岳飞

岳飞

旧时民间所绘武士门神之一。与另一位作为门神的温峤,被称为“温、岳二元帅”。参见“温峤”。

☚ 温峤   赵云 ☛
岳飞

岳飞1103—1142Yuefei

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佃农出身。北宋宣和四年(1122),真定宣抚刘招募勇士抗辽,岳飞应募从军,不久因父死回乡。4年后应募抗金,因作战勇猛,授秉义郎。南宋王朝建立后,他上书反对南迁,指责黄潜善、汪伯彦的投降政策,被革职。投奔宗泽部,守卫开封,因与金人作战有功,升留守司统制,宗泽死后,跟随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金大将兀术渡江南侵,杜充投降。岳飞自成一家,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抗金。建炎四年初,金军在黄天荡战役中大败,北撤。岳飞在常州、镇江攻击金军后部,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旋被调往江西、湖南,平定了那里的游寇叛乱和镇压农民起义,高宗赠与“精忠岳飞”的锦旗。金兵北撤后,看到仅凭武力无法征服南宋,便改用“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大金国志》卷七《太宗纪》)的策略,建立了伪齐傀儡政权,并放归秦桧充当汉奸。时洞庭湖地区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伪齐政权派人联合杨幺义军共同攻宋,严重威胁着南宋的统治。南宋政府遂派岳飞攻打伪齐政权并镇压农民起义。绍兴四年(1134),岳飞军大破伪齐政权,收复襄阳、信阳等6郡,兴办屯田,建立抗金基地,以功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晋封武昌开国侯。同时,岳飞又着手镇压杨幺起义军,他采取且招且捕、恩威并济的两手策略,严令封锁洞庭湖区,率兵围剿,终于在绍兴五年平息了杨幺义军,升任少保。次年,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积极联络太行义军,再败伪齐军,官至太尉。又屡次建议大举北伐。绍兴九年,高宗、秦桧与金议和。岳飞上表反对,力主收复两河失地。绍兴十年五月,金兀术破坏和议,率兵南下,猛攻河南诸地。岳飞受命从湖北率军北伐,七月,于郾城与兀术大将及龙虎大王所率金军决战,重创金精锐“铁浮屠”、“拐子马”。又乘胜追击50里,再败金军于颍昌。驱军抵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两河义军纷起响应。岳飞请求高宗下令乘胜渡河,收复京城所有失地。然而高宗却无意与金作战,力主投降求和,乃于一日之内连下12道金牌,催岳飞回京。岳飞挥泪班师,叹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宋史·岳飞传》)绍兴十一年,岳飞被召至临安,解除兵权。不久遭秦桧等奸臣诬陷,以谋反罪入狱。同年十二月二十九(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时年39岁。宁宗时追封鄂王,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 李清照   兀术 ☛

岳飞

岳飞1103—1142Yuefei

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佃农出身,自幼拜师学武,饱读兵书。北宋末年应募从军,曾任秉义郎、统制。南宋王朝建立,因上书高宗反对南迁,被革职。不久从宗泽守卫开封,因与金人作战有功,擢为留守司统制。泽死,南下投张浚部。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渡江南进,他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抗金,成为宋朝廷中重要的抗金将领,坚决抗金的代表人物。建炎四年(1130)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其军队纪律严明,人称“岳家军”。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绍兴三年(1133)因镇压江西农民起义,获高宗赐与“精忠岳飞”的锦旗。绍兴四年,大破金傀儡刘豫齐军,收复襄阴等六郡,被封为清远军节度使。绍兴五年,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联络两河义军,部署北伐。绍兴八年底,上表提出 “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反对高宗、秦桧的议和。次年,金兀术毁约再度南侵,即率兵干郾城大破金军主力,进兵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市西南)。但高宗、秦桧执意求和,一天下十二道金牌催他班师退兵, 飞悲愤交集, 慨叹 “十年之功, 毁于一日”。遂退守鄂州,已恢复之北方大片领土又被金军夺去。绍兴十一年 (1141)被招到临安,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高宗、秦桧以 “莫须有”罪名杀害。孝宗时,谥 “武穆”。宁宗时被追封为“鄂王”。遗著有《岳武穆遗文》。其诗词散文皆慷慨悲壮激昂,《满江红》词表现其孤忠耿耿,大义凛然及其英勇杀敌、恢复神州的豪情壮志,为千古传颂之名作。

☚ 王安石   朱熹 ☛

岳飞

南宋名将。北宋末年投军。后从杜充。屡胜金军,治军严谨,世称“岳家军”。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他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次年收复建康(今南京)。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绍兴十年(1140年)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同年宋廷强令回师。被诬谋反,下狱,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参见“历史”中的“岳飞”。


岳飞1103—1142

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早年投军。建炎元年(1127年)上书高宗,反对都城南迁。曾随王彦抗金,后随宗泽守开封。四年,领兵拦袭北撤金兵,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升通泰镇抚使。后官都统制、承宣使,屯兵九江,所部号称“岳家军”。绍兴三年(1133年)镇压江西地区农民起义有功,得赐“精忠岳飞”旗。次年大破伪齐军主力,收复襄阳等六州郡,升任清远军节度使。五年领兵镇压杨么起义。六年由鄂州(今湖北武昌)进驻襄阳,派兵深入伪齐境内,进逼黄河,联络太行山义军共同抗金。又上书请战,反对与金议和。十年从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大举北伐,收复蔡州、颍昌、洛阳等重镇,率轻骑重创金兵取得郾城大捷。两河义军纷纷响应,形成收复中原的有利局面。但被高宗、秦桧连下十二道金牌勒令班师。次年被密诏还朝,解兵权,授枢密副使。不久被诬陷谋反,下狱。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罪名被冤杀。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其《满江红》词意气激昂,为世传诵。有《岳忠武王文集》。参见“军事”、“文学”中的“岳飞”。

岳飞

岳飞1103—1141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河南汤阴)人。家世为农。岳飞少年学文习武,尤好《左传》、孙吴兵法。宣和四年(1122)应募入伍。北宋末伐辽,后又参加抗金斗争。因其智勇善战,以军功卓著步入军官行列。绍兴元年(1131)任右军都统制,屯洪州。因抗金有功,被升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晋封武昌开国侯。绍兴六年,北代击溃伪齐军队。绍兴十年金人背盟,率军南侵,岳飞率兵与金军大战获胜。金人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秦桧以飞不死,己必及祸,故力谋害之。秦桧在赵构授意下罗织罪名以“莫须有”罪,害岳飞于大理寺狱,年39岁。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谥武穆。宁宗追封为鄂王。岳飞工诗词,所存甚少。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仰天长啸”),抒发抗金报国的宏愿,雄壮豪迈,数百年来始终脍炙人口,振奋人心。有《岳武穆集》。

☚ 李清照   陆游 ☛

岳飞1103~1142

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投东京留守宗泽,守开封,屡建战功。收复建康(今南京)歼敌千余名,功升通州、泰州镇抚使,驻军扬州一带。曾镇压江西地区农民起义。绍兴四年(1133年),击破金傀儡伪齐刘豫军,收复襄阳、信阳等6郡,任清远军节度使。镇压洞庭湖地区杨幺起义。十年,金国毁约,南下攻宋。他率师北进,在郾城以北击败金军前锋,乘胜直追,收复郑州、洛阳等地。正当筹划渡河北进,直抵黄龙府时,高宗、秦桧一心议和,下令退兵。次年回临安(今浙江杭州)后,任枢密副使,被解除兵权。旋被诬陷入狱,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孝宗时,正式昭雪,谥号“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遗文》。

岳武穆遗文/岳忠武王集/岳忠武王集

☚ 屏山集   岳武穆遗文 ☛

岳飞

岳飞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家贫力学。宣和四年(1122)应募敢战士,参加守边,在抗金战斗中战功卓著,历任武安军承宣使,荆南、鄂岳州制置使,检校少保,进封公,拜太尉,授少保,任枢密副使。在大败金兵,进军朱仙镇之时,为秦桧拘陷入狱,于绍兴十一年岁暮(1142)以“莫须有”之罪遭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后改谥忠武,宁宗时追封鄂王。著有《岳忠武王文集》10卷。其文议论正大,语言刚劲质朴。《五岳祠盟记》为其代表作。能诗词,慷慨激切。《满江红》(“怒发冲冠”)一首尤为后世所传诵。

☚ 胡铨   洪迈 ☛
岳飞

岳飞1103—1142

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字鹏举,相州汤阴 (今属河南)人,出身贫苦农家。北宋末年从军,后在张所部下任统制,随王彦抗金。旋投宗泽守汴京,为留守司统制。建炎四年(1130),袭击北撤金军成功,收复建康(今南京),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后升任都统制。绍兴四年(1134)大破伪齐,收复襄阳等6郡,任清远军节度使。五年率部镇压杨么起义。后驻守鄂州 (今武昌)。十年(1140)率部北伐,连克颖昌、郑州、洛阳等地,获郾城大捷,大挫金兵主力。所部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称“岳家军”。但因高宗执意求和,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退兵。回临安(今杭州)后,被解除兵权,改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142年1月27日) 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善诗文,传世有《岳武穆遗文》。

☚ 秦桧   钟相、杨么起义 ☛
岳飞

岳飞

六幕话剧。甘肃省话剧团创作演出。编剧:汪钺;导演:罗锦麟;舞美:董兆俭。该剧以南宋人民奋起抗金为背景, 择取岳飞全部历史活动中最能体现其爱国精神的典型事件,通过面君主战、劝杨效国、舍身刺字、呕血挥书、囹圄不屈、慷慨成仁等波澜起伏的情节, 歌颂了岳飞和抗金军民的爱国精神,鞭笞了赵构、秦桧等民族败类苟且偷安和屈膝投降的卖国行径。该剧曾晋京演出, 《岳飞》文学本被艺术类大专院校作为教材对学生授课。

☚ 教育新篇   向阳川 ☛

岳飞1103~1142

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人。出身贫寒,少习文武,北宋末年从军,初任秉义郎(下级军官)。南宋建立后,因反对南迁被革职。不久随宗泽保卫开封,因功升统制。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进,他率军在广德、宜兴坚持抵抗。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次年,金军在江南军民抗击下北撤,其率军在常州(今江苏常州)、镇江(今江苏镇江)大败金军,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平定李成、曹成等割据势力,镇压了江西农民起义。升都统制、承宣使,得高宗所谓的“精忠岳飞”锦旗。绍兴四年(1134年),自江州(今九江)北上击败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6郡,任清远军节度使。次年,与张俊镇压洞庭湖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后驻军鄂州,派人渡河联络太行义军,屡次建议北进。六年(1136年),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以主力进攻伊阳(今嵩县),收复伪齐占领的豫北、陕南地区。十年(1140年),金兵南犯,岳飞率兵攻克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今河南郾城)大败金军,两河义军纷纷响应。而宋高宗、秦桧一味求和,岳飞被12道金牌召回,被迫退兵。回临安后,被夺去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与养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鄂王。岳飞请粮手迹,小楷精妙,绝类颜鲁公。书法作品有《满江红》、《还我山河》等。著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诗词散文慷慨激昂。

岳飞

岳飞

多幕新歌剧。王泊生编剧。以岳飞抗金为主题。1931年“9· 18”后山东省立剧院首演。演出中尝试取消打击乐,使用中西乐器结合的乐队,在演唱方面基本保留昆曲的唱法,在当时为首创。除在山东公演外,南下河南、安徽、武汉、四川等地演出,当时影响较大。1933年在济南出版该剧单行本。

☚ 季札观乐   岳伯川 ☛

岳飞yue fei

patriotic military commander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岳飞1103~1142Yue Fei

famous general of Song who fought against Jin bravely and was framed by Qin Hui and died in prison of Dali Temple. Works: Crimson all over the River,etc.

岳飞1103—1142

南宋民族英雄、杰出将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务农,家贫力学,事母至孝。熟读《左氏春秋》,深研《孙吴兵法》,有深韬大略。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应募从军,参加灭辽之役, 后因父丧回乡。四年后,应募抗金,任秉义郎。高宗即位,上书反对南迁,被罢职。随宗泽守开封,任统制。泽死,从杜充南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他移军广德、宜兴,屡败金兵。次年,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立有军功。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大破金傀儡张邦昌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次年,从张浚平定李成叛乱,击败杨么起义军。后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联络太行义军,共同抗金。屡次上书,建议大举北进。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秦桧与金议和,他上表反对,力主收复两河云燕。次年,金兀术进兵河南,他在郾城大破兀术主力,遂进兵朱仙镇,收复郑州、洛阳等地。此时,秦桧求和心切,欲尽弃淮北地以与金,一日降十二道金牌召他还师。他回临安后,被解除兵权,授以枢密副使。不久,秦桧授意万俟卨罗织罪名, 被诬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被杀害, 其子岳云也同时被害。宁宗时,诏复其官,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 )。

岳飞1103—1141

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世力农,为韩肖胄家佃户。少负节气,沈厚寡语。家贫力学,尤好《左传》及孙吴兵法,曾四次从军。母姚氏在其背上刺“尽忠报国”四字,成为他一生行为的准则。建炎元年(1127),上书指责黄潜善、汪伯彦之辈不思收复失地,以越职言事被革职,削除兵籍。后投奔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帐下。因与王彦不和,投奔宗泽,为东京留守司统制。宗泽死后, 随杜充南下。杜充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岳飞所部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开始成为独当一面的岳家军。四年,兀术(完颜宗弼)攻常州,岳飞四战皆捷。设伏牛头山,大败兀术收复建康。此后的三年间,降戚方、破曹成等叛匪,升为中大夫、武安军承宣使。绍兴四年(1134),讨伐伪齐,收复襄阳六郡。五年,镇压杨么起义。十年,大举北伐,连复蔡州、颍昌府、郑州、河本府等地,大败金军于偃城,进军朱仙镇。在宋高宗命令下被迫班师。八月,赴临安朝见,请求辞职,不许。十一年初,驰援淮西,未几,罢兵权,任枢密副使。十月,被诬下狱,十二月以“莫顺有”之罪,被害于大理寺狱。宋孝宗时,为岳飞平反昭雪,以礼改葬。淳熙六年(1179),追谥武穆。宁宗嘉定四年(1211),追封鄂王。(参考图4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