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王庙
位于栖霞岭南麓。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改唐时所建的智果寺为祀岳飞的祠庙,是为岳王庙之始基。700多年中,十几次毁废重建。1979年全面整修。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巍峨庄严。穿过门楼,古樟夹道,连接正殿。正殿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楹联,系取自岳飞《满江红》词。正中为岳飞彩色塑像,儒将风度。塑像后壁上方挂有“还我河山”草书金匾,系仿岳飞手书。两旁有赵朴初题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望眼;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门楼左侧有“精忠柏亭”,陈列八段一亿年前的古柏化石。传说岳飞被害风波亭,亭畔古柏僵而不朽,遂成化石。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率兵抗击元兵时,曾写《岳忠武王祠》诗。高启、王世贞、徐渭、袁枚等,都有凭吊岳王庙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