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下以事上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下以事上论 认为社会有高卑等级之分,地位低的人应侍奉地位高的人。 即认为纳税是人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左传·贴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儒家认为,“天生蒸民,而树之君。”(《葛洪《诘鲍》)韩愈进一步强调下以事上的封建赋税制度的合理性,他说:“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民不出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 则诛”。(韩昌黎集·原道》)严复反对韩愈的下以事上论,主张上下平等互惠。 人民向君主纳税,君主要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制止豪强侵夺,他针对韩愈没有尽纳税义务当诛的观点提出“君不能为民锄其强梗,防其患害则废,臣不能行其锄强梗,防患害之令,则诛乎?”(《辟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