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山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山𤢖

山𤢖

即《智擒山𤢖》。

☚ 富阳人斗山𤢖   毛人 ☛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怪 > 山𤢖
山𤢖  shānsāo

亦作“山臊”、“山魈”。傳說中山中怪物名。人面獸身,能變化。其狀貌及性情,所傳不一。其說漢以後廣泛流傳。《神異經·西荒經》:“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長尺餘,袒身捕蝦蟹,性不畏人,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蝦蟹,伺人不在,而盗人鹽,以食蝦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嘗以竹著火中,爆烞而出聲,臊皆驚憚。犯之令人寒熱。此雖人形而變化,然亦鬼魅之類。今所在山中皆有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四·狒狒》引作“山𤢖”。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七:“宋元嘉初,富陽人姓王,於窮瀆中作蟹斷。旦往觀之,見一材長二尺許,在斷中,而斷裂開,蟹出都盡……王疑此材妖異,乃取内蟹籠中。攣頭擔歸,云:‘至家,當斧斫燃之。’未至家二三里,聞籠中倅倅動。轉頭顧視,見向材頭變成一物,人面猴身,一身一足。語王曰:‘我性嗜蟹,比日實入水破君蟹斷,入斷食蟹。相負已爾,望君見恕,開籠出我。我是山神,當相佑助,并令斷得大蟹。”王曰:‘如此暴人,前後非一,罪自應死。’此物種類,專請包放。王迴顧不應。物曰:‘君何姓名,我欲知之。’頻問不已,王遂不答。去家轉近,物曰:‘既不放我,又不告我姓名,當復何計,但應就死耳。’王至家,熾火焚之,後寂然無復聲。土俗謂之山𤢖,云知人姓名,則能中傷人。所以勤勤問王,欲害人自免。”南朝齊·祖冲之《述異記·富陽人》,《太平廣記》卷三百二十三所引作“山魈”,《古小說鈎沈》所輯作“山𤢖”;《太平御覽》卷九百四十二引《廣五行記》作“山𤢖”;所言皆與《搜神後記》略同。《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八引唐·戴孚《廣異記·斑子》:“山魈者,嶺南所在有之,獨足反踵,手足三歧。其牝好傳脂粉。於大樹空中作窠……每歲中與人營田,人出田及種,餘耕地種植並是山魈。穀熟則來唤人平分,性質直,與人分,不取其多。人亦不敢取多,取多者遇天疫病。”清·褚人穫《堅瓠秘集·山魈》:“《白醉璅言》:廣東山僻處,有山魈,半是鬼,半是人,能隱能顯,止一手一足,必兩人相幫,然後能行。亦租民田耕種,至秋收,田主必分半與之,若多占升斗,能向其家作祟。”參見本類“山繅”、“山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