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水 山水中国古代笑话。山水偶涨,将及城,城中人惧,问卜者:“何时水落?”卜者曰:“你只问裁缝,他有个法儿,要落一尺,就落一尺,要落一丈,就落一丈。” ☚ 上官弼下官口 山东人 ☛ 山水 山水冯至著。1943年9月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初版,列入文艺丛书。收《蒙古的诗》、《放牛的老人》、《人的高歌》等散文9篇。 ☚ 人的声音 关于女人 ☛ 山水 山水冯至著。1947年5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入文学丛刊。收《蒙古的歌》、《一棵老树》、《忆平乐》等散文14篇。 ☚ 荷花淀 伙伴们 ☛ 山水 山水李广田作。写于1936年11月5日,最初收入1939年5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版《雀蓑记》。作者以对友人谈话的叙述方式,写出了平原居民对有山有水的渴望,并记叙了一个留存在平原人的记忆里的他们的祖先造山造水的动人故事。对比于眼下不过残存着远古山水的某些痕迹,作者引发出他作为“平原之子”的悲哀和想望。本文在结构上采取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又穿插以历史的传说,显得跌宕有致,别具情韵;选材和使用语言都朴实无华,在本色中显出坚实的质地,在素淡的描写中自然蕴有深切的情思。 ☚ 青纱帐 竹刀 ☛ 山水现代散文集。冯至著。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3年9月初版。列为“文艺丛书”之一。收《蒙古的歌》、《赛因河畔的无名少女》、《罗迦诺的乡村》、《在赣江上》、《人的高歌》等9篇;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年5月出版增订本,列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9集之一,增收《赤塔以西》、《山村的墓碣》、《动物园》、《忆平乐》和《后记》等5篇,并将旧版中的《放牛的老人》改题为《一棵老树》,这是通行的定本。冯至于1930年去德国留学,赴德途中写了《蒙古的歌》和《赤塔以西》,在德国求学5年间写了《赛因河畔的无名少女》和《两句诗》,回国后以欧行乡居生活为题材写成《怀爱西卡卜》和《罗迦诺的乡村》。这6篇欧行游记描绘异域风情,歌吟自然美、人情美,显示了善于领悟自然情韵、体会人生哲理的风格特色。抗战爆发后,他辗转来到昆明,有感于西南内地山水人物的秀丽纯朴,续写了《山水》后半部的7篇散文。他对于山川自然抱着独特的见解,认为“真实的造化之工却在平凡的原野上,一棵树的姿态,一株草的生长,一只鸟的飞翔,这里面含有无限的永悦的美”,感到“昆明附近的山水是那样朴素,坦白,少有历史的负担和人工的点缀,它们没有修饰,无处不呈露着它们本来的面目”,“这时我认识了自然,自然也教育了我。我在抗战期中最苦闷的岁月里,多赖那朴质的原野供给我无限的精神食粮”(《后记》)。可见,他热心于从平凡、天然的山水风物中发掘诗意美,领悟人生哲理,获取陶冶性情的精神滋养,表现出独特的品格。《在赣江上》、《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忆平乐》诸篇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冯至是以诗知名于世的,但这本散文集却占据了现代散文史上的一个重要位置,受到了文学史家重视。 山水即“山水画”。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时候,山水画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常常作为人物画的背景。隋唐时代,山水画独立出来,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品种。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等,都丰富了山水画的技法、风格,提高了山水画的地位。山水画的骤兴,在唐代诗歌中得到充分反映。孙逖有《奉和李右相书壁画山水》诗,李白有《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诗,杜甫有《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奉光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王季友有《观于舍人壁画山水》诗,顾况有《范山人山水歌》。王维曾撰著了《山水诀》和《山水论》两篇理论文章,指出“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并论述了有关山水画设色、布局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山水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