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堂萃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堂萃稿明代诗文别集。徐问(字用中)著。《四库全书》存目著录此集为16卷,并说明:“是编诗六卷、文十卷,而奏疏三篇附诗之末,体例殊别。”“中有孙伟、方豪、黄佐评语,盖即以点勘之本付雕,亦非古式。”体例、版式本无一定格式,四库馆臣的评论显然迂腐,但这种版本今已不存。否则在版本史上可占一席地位。今仅存有嘉靖间刻、崇祯十一年(1638)徐邦式重修本,有《山堂萃稿》16卷、续稿4卷、读书札记8卷、续记1卷,《答友朋书略》附1卷。其论诗说:“弘、正间、李何、王起于北,徐子起于南,肆笔覃精,驰骋跌宕、力追汉魏,远轧风骚,其律则几于杜矣。然感思沉郁,少戾性情。惟白沙、定山,不拘体裁,触物成声,因言见性,辞弗求尽,识则超然。”因而,其诗作也有个发展过程,早年之作,颇讲格律,晚年之作,颓然自放。 山堂萃稿十六卷。明徐问 (?—1550)撰。徐问,字用中,号养斋,武进 (今属江苏)人。弘治十五年 (1502年)进士,累官至南京礼部侍郎,户部尚书。著有《山堂萃稿》、《读书札记》(已著录)。此稿为徐问诗文合集,凡十六卷,其中诗六卷,文十卷。观其诗文皆平正通达之作,而伤于浅易。稿中有时人孙伟、方豪、黄佐三人的评语,编校由则为同邑人王忱董理。卷端有凡例三则,第三则云 “诸稿旧有批评者,于文则去之,诗则留之,存友谊也。自泰泉以后则不复有评矣。”故此稿经认真编选而成。集前有唐顺之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序一篇,除对问生平有所叙述外,对其诗文优劣无多评价。此稿今有明嘉靖间刻本传世,现藏北京图书馆。 《山堂萃稿》shan tang cui gaoSelected Manuscripts of Mountain Hall→徐问 (Xu We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