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园小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园小梅 山园小梅七律。北宋林逋作。此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自喻其高洁品质,表现了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而又逃避现实的政治态度。诗中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曾被赞为“曲尽梅之体态” (司马光《温公诗话》),为写梅名句。 ☚ 无题 明妃曲 ☛ 山园小梅 山园小梅宋诗篇名。七律。林逋作。见《林和靖先生诗集》卷二,《宋诗纪事》题作《梅花》。原诗为:“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全诗对梅花体态风姿的描绘,正是诗人高雅情怀的真实写照。“疏影”一联为咏梅“千古名句”(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乃从南唐江为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点化而来(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一写梅姿之清瘦,一写梅香之淡远,因是以水影月色为衬托,故深得梅花品格高洁、不染尘俗之风骨。韦居安云:“自和靖‘香影’一联为古今绝唱,诗家多推重之。”(《梅磵诗话》卷下)许𫗱云:“大凡《和靖集》中,梅诗最好,梅花诗中此两句尤奇丽。”(《彦周诗话》)司马光也称此二句“曲尽梅之体态”(《温公续诗话》)。吴乔则认为是“无寄托之好句”(《围炉诗话》卷五)。后“暗香”、“疏影”遂成梅花之代名词,姜夔还以之为调名,自度成词用来咏梅。 ☚ 村行 江上渔者 ☛ 山园小梅林 逋
【原诗今译】
【鉴赏提示】 在冰封雪舞的隆冬,当百花凋零的时候,梅花昂首怒放,以其高洁的情操和不屈的性格,赢得古今诗人的礼赞。在千百首咏梅诗词中,林逋这首七律高标独出,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首联就直接抒发诗人对梅花的礼赞之情。当 “众芳摇落”时,梅花却“独暄妍”。这就在鲜明的对比中,突现出梅花坚强的性格。而“占尽风情向小园”一句则在环境的烘托中,映现出梅花高标的风韵。一个“独”字,一个“尽”字,融入了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 最堪称道的是颔联。诗人具体描绘梅花“独暄妍”时“占尽风情”的情景。“疏影横斜水清浅”,以一枝斜出的水边照影,映现梅枝的疏秀清瘦。“暗香浮动月黄昏”,以若明若暗的朦胧月色,烘托梅花香气的清幽淡远。在这静谧的境界中,朦胧的月色里,映现出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简直把梅花的冰清玉洁、幽独娴静、神清骨秀写尽了,故前人以为深得梅花之魂。以至于“暗香”、“疏影”成为梅花的代名词。南宋姜夔咏梅的两首著名的自度曲,即以《暗香》《疏影》为调名。 诗人在对梅花本身作了这样精彩的描绘后,再于颈联中描绘“小园”中的环境,突现梅花的魅力。“霜禽欲下先偷眼”,极写飞鸟爱梅之甚,在将要飞下时先迫不及待地偷看梅花几眼,则梅花气质风韵的吸引力,自可想见了。“粉蝶如知合断魂”,则用设想之词,写粉蝶因爱梅花而至于销魂,从而把梅花的可爱、可亲、可敬夸张到了极点。 能说这只是表现“霜禽”“粉蝶”对梅花的喜爱么! 此中分明流露出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感情。林逋终身不娶,有“妻梅”之称,这感情还不深么!诗人因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已不能自已,尾联便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檀板与金樽的热闹繁华自与梅花无缘,只有低声的吟诵才与梅花的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相映生辉。从而将诗人“神清骨冷无尘俗”(苏轼《书林逋诗后》)的性格,生动地映现出来,也使物与我、情与景、主观与客观浑然而融为一体。 陈与义在《和张矩臣水墨梅》诗中称赞这首诗道:“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认为林逋把唐代齐已《早梅》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都压倒了。这首诗正是以精致的形象描绘,拟人传神的环境烘托,以及情景交融的意境,而成为千古咏梅绝唱,林逋也以咏梅而独步诗坛。 山园小梅宋代诗歌作品。七言律诗。林逋作。载《和靖诗集》。林逋是个隐逸诗人,住在杭州西湖的孤山,过着“鹤妻梅子”的生活。此诗即借梅咏怀,把自己的人格融入对梅花的描写之中,写出了梅花占尽芳林独为春的孤高绝俗的性格,幽洁超逸的神韵,特别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成为千古绝唱,以致“暗香”“疏影”成为后人填词写梅的专用调名。宋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说“林和靖赋《梅花诗》,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语,脍炙天下殆二百年。”许𫗱认为:“太凡《和靖集》中,《梅诗》最好,梅花诗中此两句尤奇丽。”(《彦周诗话》)《宋诗别裁集》等选本皆选有此诗。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是林和靖诗的代表作,也是千古咏梅最佳作。作者不但是诗人,而且是梅痴,号称“梅妻鹤子”。这首诗不但写出了梅花独有的幽逸之姿,而且写出了对梅花的爱。“风情”二字,表明林处士之诗虽亦出郊岛之寒瘦,到底不同于和尚的诗(如释道潜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 梅花的特点之一是其香出自苦寒,它是唯一在隆冬季节开放的花。毛泽东赞曰“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首联就写梅花凌寒独开,向小园占尽风情。著意于“独”字、“尽”字。以“风情”属梅,是爱人的语言,韵而不艳。 次联写梅的姿态,为千古名句,欧阳修说“前世咏梅多矣,未有此句也”,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王十朋更说“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而姜白石自度咏梅词即以“暗香”、“疏影”为调名。然而这两句却并非和靖先生自作语,而是化用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江诗分咏竹桂,措语调声俱佳,只是竹、桂二物并非一定不易,换咏别的花树也得。林逋只改动首二字,不著一个梅字,但“疏影”加“暗香”,便只成梅花风神。盖梅的另一个特点是清瘦(清林佩环答外“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因为此花不比春花之有绿叶陪衬,而是横斜的枝头点缀着淡淡的幽花,故入水只是“疏影”;梅花香味不比春花之浓郁,只能风送时闻,“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而清澈的溪水、朦胧的月色,又是清幽的梅花的绝好陪衬。这两句本是天造地设的咏梅好句,一经林逋拈出,原句反而淘汰。 三联写梅花的魅力,说梅惹人“偷眼”、“断魂”云云,是把对梅的爱比着对女性的爱。说“霜禽欲下”、“粉蝶如知”云云,则是把自己对梅的爱转嫁鸟虫。“霜禽”是实写,“粉蝶”则是虚写。“霜”、“粉”二字出于精心择用,表现出爱梅者恬淡的品格,亦应近于梅。 梅花本身就是一首诗,对梅吟诗,足以使诗人感到生活充满乐趣,无须乎十七八女儿手持红牙板唱歌侑酒——那反而会破坏孤山小园中一尘不染的情趣。寺虽是咏梅,但实际也是诗人不趋荣利、自甘淡泊的思想性格的自我写照。无怪《四库全书总目》说:“其诗澄淡高逸,如其为人。”后世也正是从这首咏梅诗认识了一个高蹈的林和靖。 山园小梅林逋
这首诗录自《林和靖诗集》。《宋诗纪事》题作《梅花》。 诗一开端作者就直接抒发对梅花的赞赏:“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它是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了。一个“独”字、一个“尽”字,突出了梅花生活的独特环境、不同凡响的性格和那引人入胜的风韵。“占尽风情”,更是写出它独有的天姿国色。作者虽是咏梅,但实际是他“弗趋荣利”、“趣向博远”的思想性格的自我写照。 苏轼在《书林逋诗》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四库全书总目》说:“其诗澄澹高逸,如其为人。”可知其诗确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颔联对梅花作具体的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既写出了梅花稀疏的特点,又写出了它清幽的芬芳。“横斜”描绘了它的姿态,“浮动”写出了它的神韵。再加上黄昏月下、清澈水边的环境烘托,就更突出了梅花的个性,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那静谧的意境,朦胧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确实令人陶醉。所以这两句咏梅诗成为千古绝唱,一直为后人所称颂。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和张矩臣水》 他认为林逋的咏梅已压倒了唐齐己《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王十朋对其评价更高:“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辛弃疾在《念奴娇》词中奉劝骚人墨客不要草草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因为这联特别出名,故“疏影”、“暗香”二词就成了后人填写梅词的调名(此二调创自姜夔)。可见林逋的咏梅诗对后世影响之大。 然而这两句诗也并非纯出自己创造,而是有所本的。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不但未写出竹形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风神。因没有传下完整的诗篇,未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思想情绪,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神态活现,可见林逋点化诗句的功力。《宋史》本传说:“其词澄澹峭特,多奇句”,大概是指的这类诗句。 颔联重在描写梅花本身,而颈联则是着意作环境的渲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霜禽,一作冬鸟;一作白鹤、白鸟。依据林逋“梅妻鹤子”的情趣,还是作“白鹤”解为好。前句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先偷眼”三字写得何等传神!后句则变换手法,用设想之词,来写假托之物,意味更其深远。而“合断魂”一词则更是下得凝重,因爱梅而至销魂,就把粉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通过这联的拟人化手法,更进一步烘托作者对梅花的喜受之情及幽居之乐。联中那不为人留意的“霜”、“粉”二字,其实也是诗人精心择取,用以表现一尘不染的情操和恬淡的趣味。 以上三联,是写眼中之梅,胸中之梅,作者自己的感情则是隐曲地流露于其中。至尾联,作者被梅所陶醉,其喜爱之情不能自抑,于是从借物抒怀一跃而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檀板,是檀木制成的拍板,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这两句是说:如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那么,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檀板金樽的豪华热闹场面又有何用呢?这就把诗人的情操趣味和盘托出,使咏物与抒怀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山园小梅》《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①,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②。霜禽欲下先偷眼③,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④。 【注释】 ①暄 (xuan宣)妍:鲜艳。②暗香: 即幽香。③霜禽: 霜天的鸟。④檀板:古代艺人用的檀木拍板。 【诗大意】 百花已经凋零,你却独自盛开怒放;小小的山园之中,你把风情占尽。清浅的水面上,映照着你疏落的花枝;朦胧的月色里,飘荡着你清幽的芳馨。霜天的鸟儿想来栖息,先放开眼睛张望;粉蝶儿如若闻知,定会乐得失魄落魂。幸而有诗人的低呤可以相亲,毋须那花天酒地的俗客前来撩人。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诗。诗篇一开头,就将超凡脱俗、卓然独立的小梅劈空托出:“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在百花凋零的季节里,梅花却独自盛开怒放,鲜艳无比;而在这小小的山园之中,它更是一枝独秀,占尽了风头。一个“独”字,显示出梅花的卓然不群;一个“向”字,则写出了它的凛凛傲骨。这里不仅仅是描写梅花所处的节令和环境,而且通过这种描写,展示了梅花的品格和气质。接着是对梅花更进一步的描摹。“疏影横斜水清浅”,通过视觉形象来写梅。疏朗的花枝本是梅的自然属性,加上“横斜”,更显得自然、逼真;而再加“水清浅”,把梅置于清而浅的水面上,经水的映照,疏朗的花枝成了“疏影”。这不仅增加了生动活泼的情趣,而且似乎加入了一种动的感觉,把溪水梅花写得活灵活现,曲尽其妙。“暗香浮动月黄昏”,则是以嗅觉形象写梅。以“暗”写梅之清香,已颇传神,而加上“月黄昏”,把浮动着的阵阵幽香置于朦胧的月夜,又增添了一层诗的境界和韵味。五代江为有“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之句,分写竹与桂。这里林逋将它加以点化,合写梅花,并将“竹”和“桂”改为“疏”和“暗”,极为恰切地写出了梅的神韵,自然而超逸。无怪乎欧阳修赞叹道:“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 第三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通过鸟儿和蝴蝶来烘托梅的可爱。霜天的鸟儿见到梅花,意欲下来栖息,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频频偷看。这是实写,承“疏影”句;春天的蝴蝶倘若闻知梅的幽香,一定会断魂失魄! 这是虚写,承 “暗香” 句。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尾联以拟人手法写梅的高洁远俗以及和诗人的相得,意为:幸而有诗人的低吟可以亲近,那些花天酒地的赏梅俗客就毋须再来凑趣了。咏物诗贵在有所寄托。这首诗写梅不仅仅是以描摩逼真和有韵味见长,诗中小梅卓然不群和傲骨临风的品格,其实正是诗人一生淡泊孤高的写照。正因为如此,最后一句 “不须檀板共金尊”,我们竟难以分辨到底是写梅还是写人了。梅花遗世独立的品格和诗人幽居深谷、弗趋荣利的情操浑然融为一体,使这首小诗成为久传不衰的咏物佳作。 山园小梅〔1〕本诗又题作《梅花》,共二首,选其一,是林逋的名诗。林逋(公元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生隐居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不出仕,不结婚,人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诗多写隐逸生活,以咏梅最为著称。诗风清隽淡远,精巧玲珑,自成一格。有《林和靖先生集》。 〔2〕“众芳”二句:写百花凋残之后,惟有梅花开放得绚丽,占有了整个小园的风光。暄妍,美丽。风情,风光和情致。 〔3〕“疏影”二句:写梅枝疏朗横斜的形影倒映在清浅的湖水里,它的幽香在朦胧的月色下飘散。五代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点化前人诗句,将“竹”改为“疏”,将“桂”改为“暗”,以“疏影”、“暗香”咏梅,“遂成千古绝调”。(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疏影横斜,形容梅枝倒映水中错落有致的姿态和神韵。暗香,幽香。 〔4〕“霜禽”二句:写梅花的颜色吸引冬天的飞鸟偷看而栖枝,梅香的芬芳会使粉蝶断魂。霜禽,冬天的一种白色羽毛的鸟。粉蝶,白蝴蝶。冬日无蝶,这里是假设之辞。 〔5〕“幸有”二句:意为幸有微吟的诗人能与它亲近,无须拍檀板的歌妓和金樽美酒。狎,亲近。檀板,檀木制的拍板,演唱时使用,这里代指演唱歌曲。金樽,铜酒杯,代指豪华的酒宴。 诗篇抓住梅花的特征,着力刻画梅花的品格和志趣。百花凋零而梅花凌寒开放,疏影暗香,独占风情。诗人赞美梅花的优雅高洁,把自己视为梅花的知己,也寄托着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品格。这首咏梅诗,为历代诗人喜爱和赞赏,宋人咏梅诗词特别兴盛,此诗开其先河。“疏影”、“暗香”也成为梅花的代称,成为词调的名称,成为画的名称。 《山园小梅》shan yuan xiao meiThe Little Plum Blossoms of the Mountain Garden→李逋 (Li Bu)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