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屯驻大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屯驻大兵南宋正规军。南宋初,军队经过整编,形成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吴玠和岳飞五支大军。绍兴五年(1135年),统一改称行营护军,分别以行营前、左、中、右、后护军为番号,成为“驻屯大兵”。绍兴十一年(1141年),罢岳飞,韩世忠和张俊三大将军权后,先后撤销各行营护军番号,改名为某州府驻答御前诸军。至南宋中期为止,自川陕到长江沿岸,陆续在兴州、兴元府、金州、江陵府、鄂州、荆南府(江陵府)、襄阳府、江州、池州、建康府、镇江府设立十个都统制司,由都统制和副都统制统辖御前诸军。后鄂州和江陵府两军名义上合并,兴州改名沔州,又分出利州副都统司所辖一军,加上殿前司、侍卫马军司、步军司三军,共十三支大军,各有一万至数万兵力,都成为屯驻大兵。它改变北宋禁兵番号和等级繁多的状况,一般分效用和军兵两级,有时实际上形成使臣、效用和军兵三级。自南宋中期至后期,其地位发生变化,由于宋廷另设各种名目的新军,使各都统司兵力锐减,以致仅占正规军的一小部分。 屯驻大兵南宋军队屯驻于抗金前线的重新编组的中央军,包括皇帝主属御前诸君、东京留守司军及屯驻陕西前线的中央军,是南宋正规军。南宋初期,军队形成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吴玠和岳飞5支大军。绍兴五年(1135年),统一改称行营护军,分别以行营前、左、中、右、后护军为番号,成为“屯驻大兵”的主要兵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